——普通党员、普通公务员如何履职尽责
戴智勇
聆听“两会”声音,听成绩:经济发展蹄疾步稳、“两项”改革红利多多、创新效能几何增长、国际合作互利共赢、民生工程“养眼养心”、生态建设持续向好、依法履职便捷便民。听未来:目标明确,蓝图已成,按路线图推进,按时间表展开。感受:听过去看未来,我感觉到幸福满满、信心满满;对照自身能力,我又感忧心忡忡、压力山大。只能埋头理思路,谋出路。
一、修德,让“气质”更高
德乃人气韵之基石,新时代的物质离不开新时代的精神浇灌,只有“立三德”独善其身才能在新时代宁静致远。立政德。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作为共产党员就要有共产党员的精神“脊梁”,就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这一“总开关”,举起定向,做到对党忠诚、表里如一。立公德。权力是人民给的,那就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秉持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矢志不渝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立私德。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私心参杂则不纯。私心一旦挤占了公心的空间,做事就会失去分寸,就会突破道德的底线、法律的红线。立私德就是按照毛主席“待亲三原则”,做到“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且行且珍惜。
二、尚学,让境界更高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份劳作一分收获,秉持弱鸟先飞之志,用时间换天赋,用坚持换境界。用“三学”换出履职尽责的新天地,换出为民服务的新高度。学业务。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必须激发新状态,以业务不精不算合格“兵”为准绳,努力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新时代公务员。学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是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出一出是一出,而是要挖井先问吃水人,深入田间地头向“田专家”、“土秀才”学,带着耳朵到社区听。针对问题研对策、瞄着短板定措施,服务工作才能有血有肉。学创新。鸡蛋从外部打破是毁灭,从内部打破是生命。创新工作方法更要盯着百姓办事便捷度、舒适度、满意度。让百姓特别关注、格外关心的事能尽快解决,给百姓格外的关爱。
三、利民,让“颜值”更高
小家的心事是国家的大事。我们唯有做好“三类人”拂去百姓蒙尘,让百姓心中敞亮,我们才能履职不失职。做“店小二”。在政务服务上除路障、设路标,能不让百姓跑腿的尽量不让百姓跑腿,或者“最多跑一次”。多做凝聚人心、利民便民的工作。做“家常客”。我们党员像石榴籽一样和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关注百姓的“表情包”,急民之所患、解民之所忧,注重交真情,用心办实事。多做释疑解惑、解决困难的工作。做“好参谋”。练就察民情的眼力、出点子的脑力,“走帮服”的脚力,收集新问题,掌握新动态,在提高人民生活福祉上谋良策、献诤言。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新时代我们更应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两会”的新部署、新要求,精学新思想、迈出新步伐、迸发新活力、展现新作为,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