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副主席 工商联主席 蔡祝平
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经济发展的建设者和社会和谐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永远是共产党人生命的源泉。树立“俯下身子接地气”的为民意识,崇尚“挽起袖子抓落实”的实干精神,炼为民之功、融干群之情、领发展之先,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更实惠的福祉。
“俯下身子接地气”,就是要走进群众、贴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百姓的诉求,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休戚与共。俯下身子,是对民众的尊重,也是对百姓的亲和;是一种豁达,一种追求,更是心灵上的平等相通。只有俯下身子,才能谨记“公仆”的身份,敬畏民众的尊严,体察百姓的疾苦,牢记人民的期盼。惟有这样干工作、做事情才不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在融入民众,惠顾百姓中,汲取动力,获取智慧,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在任何困难面前所向披靡。
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工商联只有深入到会员企业、基层商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当中去接地气,才能发挥独特作用。一是发挥优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活动,深入实际,面向基层,走进非公企业,了解其所急所盼,才能扮好“娘家人”,当好“代言人”,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营造环境;二是加强引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同非公经济人士的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努力做到掌握情况到位,学习引导到位,协调服务到位。多做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把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统一到全县发展的大局上来。三是搭建平台,畅通利益诉求主渠道。认真做好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把经济实力强、社会形象好、热心工商联和商会工作的非公经济人士推荐安排到工商联班子和人大、政协组织中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有序政治参与和服务社会提供舞台。
“丝丝缕缕总关情”。当代民营企业家把舞台给员工,财税给国家,却把无尽的担当留给自己。他们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创造财富,奉献社会,许多企业家常常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都有一段艰辛创业的感人故事,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程中书写激情岁月、打造七彩人生。他们是一支特殊的劳动群体,令人尊敬的时代精英,值得牵挂的英雄团队。当前正进入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民营企业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更多地关心、理解、尊重和支持民营企业家。树立关注民营企业家就是关注发展、维护稳定;牵挂民营企业家就是牵挂百姓、情系民生;倡导民营企业家就是我们全心全意的服务对象、“企业兴,海安兴”,“企业强,海安强” 的崭新理念,为民营企业家分忧,帮民营企业家解难,共同树立发展信心,一起应对挑战,齐心谱写实现“中国梦”的海安篇章。
“挽起袖子抓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仍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激发干事业、创业绩的“正能量”,县工商联作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示范点,更要“百丈竿头、更进一尺”,进一步推动工商联工作,使“服务会员、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三会”齐抓,在组织建设上寻求新突破。在现有组织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形成镇商会、异地商会、行业商会“三会”齐抓的组织工作新格局。在各镇商会中开展“集成服务惠千企”行动,积极打造“信息、融资、维权、创新、人才”五大平台,主动服务中小微企业。加强对外联络,加大异地商会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海安籍在外工商人士的资源优势,为海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持。在做强重点板块行业商会品牌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对非重点产业行业商会的指导力度,实现行业商会组织建设由“重点独秀”向“满园春色”的提升。
二是“三轮”驱动,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推动各行业商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助力自主创新,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推进我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发挥会长企业的带动作用,着力抓好产业研究院的建设,为会员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平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管理和制度创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实现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以行业商会为载体,搭建与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是“三管”齐下,促进工商联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打造一支“五有”型机关干部队伍。围绕“有激情、有智慧、有毅力、有品位、有魅力”的“五有”要求,切实加强工商联机关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选配一支精干高效的秘书长队伍。要在完善商会管理的过程中,逐步选优配强秘书长队伍,不断增强秘书长服务商会工作的能力。建立一支甘于奉献的非公人士队伍。用我们的真情、热情,激发他们的创业、发展激情。引导他们将“企业梦”、“商会梦”与“中国梦”有机融合,为实现“大美海安”贡献力量。加强会长队伍建设,发挥会长企业的带头作用,建立一支能够给商会经济带来生机和活力的会长队伍。加强“创业二代”队伍建设,丰富活动内容,追求活动实效,吸收更多的“创业二代”加盟“创业二代移动沙龙”,努力把“移动沙龙”办成二代企业家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特色的舞台和竞相发展的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