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视察见闻
图书馆新馆落成,今年“读书日”将正式开放;星湖001,作为我市首家开业的集商业、办公、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人气越来越旺;改造提升后的新宁路,已然成为内涵与外观兼修的“美食一条街”;上湖创新区正扬帆起航,着力打造绿色上湖、创新上湖、宜居上湖,未来可期;新通扬河生态区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计划通过3到5年的努力,将北部打造成看得到乡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宜居家园……
1月3日,出席政协海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以及列席人员,怀揣着沉甸甸的民意、带着谋划发展的拳拳之心,“检阅”了过去一年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重点工程,共同感受海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成就。
在海安1180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主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进入尾声;中医院新建综合楼、皮肤病医院投入使用,人民医院综合楼、第三人民医院病房楼基本建成;海光西路、黄沙港路等7条改造道路建成通车;万达广场项目成功落户,金融集聚区、农商银行总部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盐通高铁征收任务全部完成,海启高速、226省道、新通扬线整治工程加快推进;长江路小学、七星湖幼儿园、海师附小海光校区、闸西幼儿园等工程启动实施。眼前的这一切,让政协委员们深切感受到海安蓬勃向上的发展景象,令委员们备感震撼,对海安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参观车满载着委员们的豪情,徜徉在道路宽敞、绿树成荫、秩序井然的海安城区,车外寒风凛冽,车内暖意融融、谈笑风生,参加活动的委员们一边欣赏窗外的美景,一边畅谈大美海安的巨大变迁。一片鲜活的绿色映入眼帘,这就是中央广场。为增强城市绿肺功能,2018年,市委、市政府总投资400多万元,对中央广场实施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出了一座绿色的城市街心公园,绿化覆盖率90%以上。“2018年,海安除了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治理也是可圈可点,展现在百姓面前的是青山绿水、树木成荫,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政协委员冶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路看,一路听,车辆很快便到了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我市重点打造的七大专业园区之一,以建成国家级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全国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百亿级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为目标。去年,图灵智造机器人有限公司在此落户。在未来5年内,图灵机器人将在海安规划建设150亩的图灵机器人产业园,力争2025年建成百亿级机器人产业集群。
车辆继续前行,到达上湖创新区建设现场,委员们深深感受到新区规划建设的大手笔、大气魄。上湖创新区规划以1500亩的上湖为中心,环状布局北部创新创业、东部科教文创、南部国际合作、西部医疗康养四大功能板块,周边设置4个生态居住区,分别配套邻里中心、服务设施、公园绿地等。在现场我们看到,1500亩的上湖湖面基本成型,即将启动湖面整治、河湖生态景观工程。中国科技开发院上湖创新广场项目成功签约,将于今年二季度开工建设。中科南海智能视觉项目、同方飞立科创园项目即将签约落户。
在老通扬河改造工程现场,委员们纷纷下车,寒冷的天气也挡不住他们参政议政的热情。2018年,市委、市政府实施老通扬河改造工程,综合整治老通扬河,改造提升河道及周边环境,安装石材栏杆、亮化路灯、搭建亲水平台等,着力为市民提供宜人的休闲游憩环境,构筑市区内纵横的亲水景观带。
参观人员还走进项目建设现场、企业车间,海安的城市建设、工业经济、商贸物流的发展成就,让委员们目不暇接,交口称赞。“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着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让人备感振奋。”政协委员任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科技界的政协委员,我将重点围绕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为我市战略布局贡献一份力量。”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海安始终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缓解就学压力,市委、市政府建设了西南新城学校、明道小学丹凤校区、明道幼儿园恒源分园等学校,新开工海南花苑二期、奥华花苑等安置房小区建设,改厕工作更是南通放样。
最后一站,委员们来到了海安智慧城市“大脑”——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位于市广电中心内,目前该项目已初步建成并开始试运行。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促进全市政务系统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共用,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民生功能应用,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和便民服务,激发全市创新创造活力,加速推动大数据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蓝图正变为现实,美景已展示在眼前。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通过亲身感受,委员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凝心聚力加快发展,奋发有为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必将实现!







政协委员、列席代表集中视察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