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运营的海安大剧院,尽展雄姿的体育中心,气势雄伟的凤山港务内河码头,风格独特的南理工海安校区,马不停蹄的万洲胶粘二期工程,蓬勃发展的滨海新区新城区……随着“动车时代”的火速到来,一个个在海安大地上令人炫目的亮点,以昂扬的姿态和勃发的精神,一一呈现在政协委员面前。
1月12日,出席县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以及列席人员,集中视察了过去一年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重点工程,亲身感受了海安这座“节点城市”加速发展的“动”脉搏。
冬日的海安,寒冷而美丽。城市的每个角落,处处都彰显着生机勃勃的绿色,弥漫着沁人心鼻的气息。长江西路、西园大道绿意盎然,中坝中路、宁海南路宽阔整洁,铁路1号线、2号线运输繁忙,亚太二期、东部家具2号馆加快建设……眼前的一切,让政协委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全县经济发展的铿锵步伐,城乡面貌的焕然一新,生态民生的大幅改善,让委员们对海安未来发展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强烈。
大巴缓缓而行,经过长江路·中坝路、328国道·永安路、中坝路·广场南路,一座造型似扬帆远航的“巨轮”映入眼帘,这是去年我县投入试运行的体育中心。该中心总投资5.5亿元,占地240亩,总建筑面积4.3万平米,建有1.6万平米的游泳馆,不仅可以举办地方性游泳比赛,也可满足不同层次、水平人员的游泳锻炼和培训需要;建有1.7万平米的体育馆,可以承接国际级、国家级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大型赛事。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这一“高大上”的体育中心得到了委员们的频频称赞。
车辆继续前行,缓缓驶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安高新区。2016年,高新区举全区之力打造“全省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综合示范区”,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在全省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二位。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高新区始终以项目为王,以创新为引领,不断增强发展后劲。2016年,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2亿元,增长11%;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2亿元,完成工业开票销售522.7亿元、服务业应税销售230.5亿元,圣德曼二期、铭利达精密铸造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铁锚玻璃、永通新材料等71个产业类重点技改项目快速推进。
一路向东,车辆下穿宁启铁路。2016年5月,宁启铁路动车组建成通车,海安正式迈入“动车时代”,成为长三角北翼重要的“节点城市”。坚持“打造景观生态走廊、提升节点枢纽形象、建立生态优先系统”理念,海安计划实施宁启铁路沿线绿化通道建设工作,在铁路两侧沿线100米范围内因地制宜进行绿化,新增绿化面积5400亩。目前该工作已完成招投标,施工单位即将进场施工。委员们不仅对“动车时代”的到来满心欢喜,更对海安未来全面融入“沪宁一小时经济圈”,加快打造上海“百花园”充满期待。
车辆继续前行,委员们来到国家级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开发区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优势,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2016年,全区夺得南通市开发区项目建设全年考评流动红旗,预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16亿元,工业开票销售409.8亿元,服务业应税销售369.8亿元,已成为长三角北翼重要的高端增长极。委员们被开发区“争第一、创唯一、第二就是末位”的精气神深深震撼,对开发区率先突破、领先发展、争先贡献的目标定位频竖拇指。
继续向东,当车辆行驶在353省道海安段时,委员们被宽阔的双向四车道和正在加快建设的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深深吸引。353省道海安段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是近年来我县建成的单体规模最大的干线公路工程,也是交通“明星工程”。2016年,我县投资超亿元实施353省道海安段绿色通道建设工程,该工程将于2017年4月竣工,届时353省道将成为一条 “贯穿东西、四季有景、季季有花” 的绿色廊道。车行其间,委员们将会充分感受到“徜徉幸福花海,畅享百里绿廊”的视觉体验。得知该工程也是近几年来我县投资规模最大、绿化档次最高的干线公路绿化工程,委员们对海安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投入的气魄赞赏有加。
参观车辆途径大公、李堡,穿行在宽阔的马路上;委员边走边看,陶醉在新农村建设的美景中。工业经济、现代服务业、民生保障、党的建设等经济社会各方面成就,让委员们目不暇接,他们对全县创新争先、跨越发展有了更真的感受和更深的体会。委员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安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领先的目标一定会尽早实现!





视察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