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视察见闻
分别晋升国家队、省队的开发区、高新区;年轻的老坝港滨海新区;小城镇建设的典范曲塘镇、李堡镇;建设中的广电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城南实验学校;正式运行的南通海关、国检海安办事机构……
“大美海安”尽收委员们眼底。
正在建设中的广电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城南实验学校,正式运行的南通海关、国检海安办事机构,成功晋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安经济开发区,升格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海安高新区,这一个个在海安大地上迅速崛起、绚烂绽放的亮点,一一呈现在政协委员面前。
1月28日,出席县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以及列席人员,集中视察了过去一年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工程,亲身感受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浓烈氛围。
海陵大地,城乡之间、园区内外、国道两侧,数不胜数的大小项目宛如璀璨的明珠星罗棋布,将广袤的海安大地点缀得生机勃勃。上海奉贤(海安)工业园、常安纺织科技园、中洋豪生大酒店、广电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工地热气腾腾,苏中·天澜湾、金石蓝郡、奥体新城、星湖湾等一批高品质、大体量的楼盘拔地而起。眼前的这一切,让政协委员们深切感受到海安翻天覆地的变化,惊叹于建设中展现的“海安速度”,让委员们对海安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视察活动,委员们增赴了曲塘、李堡和老坝港滨海新区,感受了一年来老镇焕发的生机和年轻新区展现的蓬勃朝气。
大巴迎着冬日温暖的阳光,在弥散着清新的城市气息中前行。大巴上,单晓鸣书记、陆卫东县长,朱春主席等领导不时向同车的委员们介绍车窗外迎面而来的各处新建筑、新景点、新企业。大巴从新华西路缓缓驶进中坝北路,这两条路都是2012年刚刚改造通车的,委员们无不惊叹道路的平坦宽阔带给海安整体形象的提升。
车辆继续前行,经过328国道驶入我县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海安高新区。2012年8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海安高新区升格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此,海安高新区跻身“省队”行列。高新区内,铁锚玻璃、礼德铝业、弘盛新材料、瑞马汽车等一大批规模大、业态新、质量优的项目令委员们目不暇接。
2012年是我县小城镇建设的推进之年。当大巴缓缓驶入海安的“西大门”——曲塘镇时,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笔直宽阔的通衢大道、精巧秀丽的街心公园,无不让委员们啧啧称赞、感慨万千。2012年,曲塘镇大力实施“北拓东联”工程,着力打造发展平台。曲塘工业集中区内入驻企业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0多家,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10多家。曲塘中学顺利通过省四星级高中验收。
车辆继续前行,映入眼帘的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安经济开发区”的亮丽招牌。2012年7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安经济开发区晋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昂首挺胸、阔步走进“国家队”行列,自豪地成为全国14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家族中的一员,从此,海安拥有了与广州、苏州等大中城市同级别的高水平发展平台,“建设新海安、迈向现代化”的超越发展的华彩篇章由此翻开崭新一页。
2012年,李堡镇实现公共财政收入5848万元,增长25.21%;工业开票销售24.77亿元,增长14.12%;服务业应税销售4.2亿元,增长43.84%;工业设备投入1.28亿元,增长83.76%。车队驶入这个充满活力的千年古镇时,委员们被古镇新貌深深吸引。
2011年10月15日,县委、县政府积极策应沿海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整合资源,集聚要素,新成立老坝港滨海新区(角斜镇),成为南通市第一个实行“区镇合一”管理新体制的滨海新区。年轻的老坝港滨海新区朝气蓬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位走强,给委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参观途中,委员们对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的感受更为直观。今天的海安已发展成为东部沿海地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形成了两条高速、两条国道、两条省道、两条运河、三条铁路纵横交错,公铁水“无缝对接”的立体交通网络发展格局。
一路参观下来,委员们看到了全县开放开发的累累硕果,城乡建设的崭新面貌,民生事业的欣欣向荣。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通过亲身感受,委员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开拓进取、奋力前行,海安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县领导陪同委员、列席人员视察
委员、列席人员视察东部家具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