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县政协委员陆爱红
陆爱红,县委农办副主任,县政协委员,农业农村界别召集人。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立足于本职岗位,并积极配合县政协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在履职过程中,细心的陆爱红发现由于养蚕劳力老年化、养蚕风险加大、蚕农经营效益下降、丝绸加工企业运营压力大等原因,近年来我县存在蚕农毁桑情况,茧丝绸产业运营压力加大。“茧丝绸产业是我县特色产业,产业链完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级政府要对现状加以重视。”
基于我县茧丝绸产业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陆爱红去年年初撰写了“关于稳定我县茧丝绸产业建议”,并提议划定蚕桑生产红线。蚕桑产业是集种植、养殖于一体的弱质产业,一旦毁桑改作形成新的插花田,全县的蚕桑生产将走向无法恢复的快速下降通道。在里下河地区和远离工业区的地区发展新桑园,使挖废的桑园面积得到相应补充,全县桑园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推进蚕桑规模化经营,改变过去一家一户的种养模式,推进蚕桑生产经营创新,实施规模化、精品化、高效化种植。加大蚕桑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小蚕专业化共育室建设,改“发蚕种”为“发小蚕”,改变桑树收获方式,重点示范草本桑栽培模式。强化政策扶持和补贴力度,减轻缫丝行业税负,实行缫丝企业税费年度定额包干制,确保缫丝企业良性发展。
该提案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迅速答复,并被列为县政协重点提案进行督办。“结合陆爱红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我县茧丝绸产业发展现状,今年以来,我们在加强产业扶持、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大力扶持规模经营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新建蚕桑业农场20多个,同时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品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县蚕桑技术推广站站长黄俊明告诉记者,多措并举之下,我县蚕业现代化进程将大大加快,海安茧丝绸产业在全国也将越来越有影响力。
不管是作为县农办副主任,还是政协委员,陆爱红都做到了尽职尽责,“下一步,我将继续牵好头、履好职,多领域、多范围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一名政协委员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