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的刘文圣举手投足间带着农民特有的朴实诚恳,可他不一般,创下了多个“第一”:全省第一个封闭式养殖无菌苍蝇,第一个成功采用桑叶粉配合蝇蛆开发生产“桑叶虫子蛋”,自建30kw的屋顶太阳能发电站,成为我县家庭光伏发电第一人……其故事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新华日报》、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2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200元闯荡上海,重诚信挣到人生第一桶金
30多年前,初中毕业的刘文圣顶替父亲,到墩头交管站从事水上营运。一次外出,看到一则家电维修培训班广告,刘文圣萌发了改行念头。
“到交管站工作,别人是求之不得,你却要放弃?”家人跳起来反对。凭着对家电的强烈兴趣,1985年底,刘文圣一意孤行辞了职,去安徽省参加合肥科委举办的家电维修培训班。学习结束,在家乡集镇搞家电维修、组装电视机,可是第二年,电视机全部升级为集成电路,刘文圣借钱购买的一些仪器派不上用场,只好低价出售或折价抵债。1991年9月,囊中羞涩的刘文圣再次向朋友借200元,只身闯荡人生地疏的大上海。他到上海一私企老板家中打杂,帮助打扫卫生、烧饭洗碗,修理主人家烧坏的电器。由于刘文圣有家电维修技术,且勤劳诚恳,很快得到老板赏识。一年后,刘文圣在他们帮助下,在上海嘉定区马陆镇宝安公路边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店面房,搞起家电维修。
随着冰箱、空调普及家庭,刘文圣敏锐地看到潜在市场,他自学了制冷原理及其维修技术,做起多家品牌空调的经销商,同时代理特约维修业务,从事空调销售、安装、维修一条龙服务。一天,刘文圣在店里维修冰箱时,发现内藏一团报纸,慢慢打开一看,里有三万元现金。刘文圣随即电话告知冰箱主人,将其悉数奉还,并谢绝了“失主”的重谢。此外,刘文圣还协助上海公安搞好治安防范,多次配合捉拿盗贼,他先后获得上海嘉定区“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先进个人称号。
刘文圣靠诚信经营、讲求质量和公道价格,生意越做越红火。1997年,他拿出多年积蓄,在上海市马陆镇中心地段,购买了近50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注册创办了上海文圣家电有限公司,事业如日中天,在当地的空调销售行业中小有名气。到2005年,刘文圣的固定资产达千万元。
胆略过人,回乡创业独辟蹊径养苍蝇
一次偶然机会,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条养苍蝇致富信息让刘文圣深受启发,他不由心血来潮:海安是全国闻名的禽蛋之乡,养蝇生蛆发展养鸡业前景广阔。
“养苍蝇?人家灭四害,你却养四害,文圣是不是脑袋搭错筋了?”刘文圣上海和苏北的亲眷一时转不过弯来。也有朋友揶揄道:养苍蝇能赚钱,文圣是天方夜谭,异想天开。
养苍蝇有什么不好?刘文圣从网上查知:蝇蛆作为人类的滋补食品,在明朝李时珍时代就有记载;蝇蛆蛋白质含量高,它可以代替高价鱼粉,降低养殖成本;利用养殖户乱排乱放的畜禽粪便养殖蝇蛆,“下脚料”还是树木花草的有机肥,一举多得。
看准了,就大胆去干!刘文圣把上海产业交给妻子打理。2005年7月份,他力排众议回到家乡墩头镇,在虬泓农庄内投资近100万元创办文圣生态特种养殖有限公司,引进无菌苍蝇种进行封闭式养殖,建起苏北第一家规模最大的苍蝇养殖基地。苍蝇房内,闻不到异味,一排排像货架一样,足有100多个纱布网箱里面饲养着上百万只无菌苍蝇,它们高贵地住上了空调房。
2008 年,刘文圣引进一批新品种草鸡,自然放养后,用蝇蛆配合稻谷、玉米等进行“加餐”,所产蛋的外壳呈绿蓝色,其含丰富卵磷脂、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如此丰富的营养激发了人们的好奇。一盒48枚包装的绿壳草鸡蛋零售价158元。随后,刘文圣又与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县蚕桑站等单位合作,率先开发出“桑叶虫子蛋”。他把桑叶制成桑叶粉,按比例配和玉米、麦皮、鲜蝇蛆等投喂草鸡。经有关部门检测,草鸡所产“桑叶虫子蛋”维生素E含量、氨基酸总量都比普通鸡蛋高。刘文圣一盒48枚包装的“桑叶虫子蛋”零售价高达188元,除去包装费用,平均每枚鸡蛋售价3.8元。再给自己的鸡蛋标注上商标、生产日期等“时尚元素”,靠诚信保鲜,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刘文圣还精心制作了一道油炒蝇蛆菜,美名“春潮涌动”,现成为他餐饮部一道价格不菲的招牌菜,让人一吃难忘。
刘文圣“变腐朽为神奇”,通过养殖苍蝇繁育蝇蛆,再用蝇蛆发展养鸡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养殖的致富路。来自全国各地登门求教的学员至今已有2万多人次。他成立的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十农户”的模式,向社员养殖户无偿提供蝇蛆和技术指导,高价回收他们的鸡蛋,实现双赢。荣耀伴随着成功而至,刘文圣先后当选为县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获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优秀理事长等称号。
眼光独道,率先放飞借天发电的梦想
一天,刘文圣看到太阳能杀虫灯灭虫效果不错,就开始捣鼓它的工作原理。曾经干过多年家电维修技术的他买来了几块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给员工电瓶车充电,供给48伏的直流水泵给自家大棚草莓浇水,还计划利用太阳能研究开发新型直流变频空调……刘文圣不断从光伏发电中“尝鲜”。
去年的一条新闻,让想法新潮的刘文圣为之一振:2012年10月26日,国家电网出台政策,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并入电网,将多余的电卖给国家。“以前都是从国家那里买电,现在自己不仅可以发电还能卖给国家挣钱。”这种反差,极大地刺激了刘文圣的眼球,他看到这一行业的前景: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绿色能源之一,相信未来的中国农村,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将有广阔的市场和无限商机。今年3月,刘文圣甩开膀子大干起来,他投资10多万元,率先试行安装了30KW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自家房顶上和阳台边上,安装起100多块大小不一的太阳能电池板和6台5kw并网逆变器。材料都是刘文圣从网上采购,价格相对便宜,又是自行设计安装,节省了不少费用。现在一家人使用光伏发电无论照明、看电视还是开空调,都绰绰有余。
刘文圣认真查阅有关政策文件和相关实践报告后,进行了一番细算:光伏发电系统一次性投入,寿命长达20多年。一千瓦太阳能电池板全年平均每天产生6度电,一年可以发电2000多度,国家电网收购价为每度0.4元多,另享补贴0.35元,他30千瓦的家庭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卖给国家,全年可产生效益45000多元,预计3—4年即可收回投资;如果是工业或商业用电,按每度电1.5元左右计算,自发自用,国家再补贴0.35元,他2—3年就会收回投资。刘文圣还上 网查过,全国已有先行者家庭发电接入电网,但总功率比他的小得多。目前,并网申办手续正在积极办理中。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今年49岁的刘文圣踌躇满志,计划注册一家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安装公司,为周围百姓及企业提供设计、安装等服务,让绿色能源走进千家万户,引导帮助企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刘文圣,一个新的创业征程开始启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