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寅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在外的名声比家里响,但他的一片丹心永远留在家乡。作为海安书画院院长的王奇寅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心怀海安书画事业的发展。仅在2012年,在王奇寅院长的主持和带领下,海安书画院克服重重困难,承办了“庆祝海安人大设立30周年新春书画展”和“海陵清风书画摄影作品展”,主办了“海安县青年书画作品大展”。
誉满京华
“如果不到北京,我真不知道王奇寅在外面有这么大的知名度!这是海安县文广新局的丁建民书记在北京发出的感慨。
丁建民书记为何有此一说,是因为他受邀参加的中国文联文艺家协会和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组织的一次活动。2013年1月6日下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影响中国十大经典人物造像的表彰盛典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全国文联副主席刘兰芳等领导亲临现场并作重要讲话。我县书画院院长王奇寅创作的《最难风雨故人来——吴冠中》以其视觉语言独特,个人风格鲜明,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们的一致好评,无可置疑地被评为十大国画艺术家之一。在领导们为获奖艺术家颁奖的时候,李蒙主席与王奇寅亲切合影并勉励他以后要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王文章部长紧紧握住王奇寅的手,轻声交谈并向他索要作品画集。
而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全国书画名家笔会也是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王奇寅领衔的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团队郝爱平、李金富、张建心、范国荣、蒋为民、徐光聚等艺术家都是近年来在全国美术界风头正劲的中青年书画名家,这一次他们作为受邀嘉宾在全国政协礼堂悉数亮相,真是群英荟萃大放异彩。尤其是王奇寅在现场挥毫泼墨时的那种胸有成竹意在笔先,气定神闲而一气呵成的大师风范,成为全场瞩目的艺术明星。
在会场中,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的艺术家们多次受到组委会的肯定和赞许,给与会领导和首都近百家媒体留下了极其深刻和良好的印象,但他们很难想象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只不过刚刚成立了20天。2012年12月16日,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在北京朝阳区的文化部所属的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创作基地成立。作为文化部书画研究中心艺委会副秘书长的王奇寅当选为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创作基地的马子骞主任评价说,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的成立是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的大事,必将对书画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在家乡
很多人在外闯出一点名堂,就忘了自己的的根在何方。王奇寅院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为海安文化界努力培养书画艺术新人。他经常组织我县书画爱好者举行各项书画艺术的交流活动,多次带领他们到南京、北京、无锡、山东等地参观学习。在他的指点下,海安书画艺术百花齐放,新人辈出。在江苏省新人美术作品展和新人书法篆刻作品展中,海安书画院选送的10多名海安书画作者就有王德智、徐海明、田晓峰等6人作品入展或获奖。海安书画院专职书法老师何天海组织的43名学生参加国际少儿书画大赛全部获奖,其本人被中国美术教育委员会授予“2012全国优秀少儿书画教育家”。
海安的书画爱好者感到十分庆幸:海安有个王奇寅。在外的海安人感到十分骄傲:王奇寅是我们老家海安的。作为王奇寅的领导,丁建民书记感到十分欣慰:对待文化人要有雅量。当初我没放王奇寅去扬州画院,把他留在海安,但不束缚他,还要求他到外边闯,闯出一片天地来,就是海安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