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社光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组织的“细胞”,政协工作能否取得良好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协委员的综合素质。总的来看,各级政协委员在履行人民政协职能、展现人民政协形象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出现了“哑巴委员”、“荣誉委员”等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各级政协组织要把提升委员履职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完善委员产生程序,优化委员队伍结构,强化委员学习,切实提高委员履职综合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发挥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主体作用,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基础。
一、提升委员履职能力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组织的“细胞”,政协工作能否取得良好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协委员的综合素质。总的来看,各级政协委员在履行人民政协职能、展现人民政协形象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出现了“哑巴委员”、“荣誉委员”等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各级政协组织要把提升委员履职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一是要完善委员产生程序。二是要优化委员队伍结构。三是要强化委员学习。
二、改善委员履职环境
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就要尊重和保护政协委员的各项民主权利,积极为政协委员履职创造条件。要尊重和保护政协委员的参政权。政协章程规定,政协委员在本会会议中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对本会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通过本会会议和组织充分发表各种意见、参加讨论国家大政方针和各地方重大事务的权利,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以及对违纪违法行为检举揭发、参与调查和检查的权利等。各级政协组织要依法依章维护政协委员遵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履行职责的权利,保证在政协的会议和活动中,政协委员能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各种意见。
三、搭建委员履职平台
进一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关键在于搭建委员履职平台,大胆探索委员活动载体。一是要重视发挥界别作用。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要选择德才兼备、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委员作为界别召集人,规范界别工作要求。各界别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界别活动,拓展界别工作的空间,通过提案、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和载体,充分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二是以专委会为重要依托。专委会要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工作机构作用,以服务委员履职、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出发点开展工作。三是以创新活动载体为主要途径。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要大胆探索政协委员的活动载体。
四、强化委员履职管理
强化委员管理,就是要让政协委员深刻认识到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不仅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更负有重大的使命,努力增强履行职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按照政协章程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项活动,自觉维护政协的形象,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协委员。一是建立健全委员管理制度。建立委员约谈制度、履职通报制度,规范委员行为。二是强化委员管理机构建设。政协组织应设立委员联络专门机构,把对政协委员参加政协会议、重要活动的情况进行考勤考核,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