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黔阳
政协建言通常是指包括委员、参加单位、专委会和界别以会议发言、提案、调研报告、建议案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的履职方式。建言与立论、与议政、与献策常常联在一起,是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委员让自己的思考、见解、经验为党政决策提供参考,对社会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委员建言的水平,是衡量委员履职水平高低、作用价值发挥程度的重要标尺。一份好的建言,往往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受到党政领导的认可、被相关部门采纳落实,不仅能充分体现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也能充分彰显政协委员的形象和风采。笔者认为,政协委员要提高自己的建言水平,必须把握选题、调研、可行、文风这四个环节。
提高建言水平要力求选题准确。题好一半文。我们无论从哪一个层面、就哪一个问题进行建言,都得选好角度、定好课题,找准服务大局与发挥政协优势的结合点。因为题目选得准不准,对建言的质量和办理落实的成效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可以选择党委、政府在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确定建言题目,选择社会普遍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确定建言题目,也可以选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金融风险、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难点问题确定建言题目,选择一些尚未被党委和政府重视的冷点问题和党政部门工作的弱点问题确定建言题目。在选题中应从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领域着手,从自身最擅长剖析的问题着手,从自身最长于拓展和开掘的课题着手,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建言水平要坚持调研在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研是开展建言工作的重要前提。调研的力度决定着建言的深度,影响着建言的价值和作用。为此,我们要在选好题目的基础上,通过会议调查、书面调查、网络调查、统计调查、民意测验、现场征询、追踪调查等形式,让身心都深入基层和群众,既听取领导经验介绍又征询群众意见建议,既摸清现实状况又了解历史背景,既明白过去足迹又掌握未来走向,获得准确、客观、真实、详细、公正的调查资料,继而对材料进行缜密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出带规律性、倾向性的东西,为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提高建言水平要做到言之可行。委员建言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发展民主政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发挥上。这就要求我们建言中提出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说来,建言既要着眼于党委和政府紧迫问题的解决又要着眼于相关问题的措施配套,既要考虑到党委和政府人力、财力、物力等现实因素,又要考虑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既要顾及到党委和政府当前工作的推动又要顾及到全局工作的开展和长远事业的发展。做到不建一般的言,建言不一般,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人深我特的建言境界。只有这样,建言才能被党委和政府采纳和落实,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为民代言、为政献策的作用,做到建言建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献策献到决策中。
提高建言水平要讲究文风朴实。委员的建言不同于领导作报告、专家作讲座,也区别于即席发言、交流讨论。不管是以个人名义建言还是以界别名义建言,不管是以参加单位名义建言还是以专委会名义建言,其落脚点是要让党政领导听得进、办得成。这就首先要求文风朴实,用简介的文字鲜明地表达主题,让人一听了然。其次要做到声情并茂,语言生动形象,言说时语气平和、说理委婉、态度诚恳、意见中肯。这样,我们就能依托建言这个载体,充分地行使话语权,营造民主气氛和协商氛围,形成人人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