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山
建国初期,海安县大规模地办过冬学,可是,笔者翻阅历年来出版的十多册《海安文史资料》以及《海安县志》等,并未发现记载这段历史的相关文章或重要章节。
再翻阅自己收藏的《高举文化革命的红旗永远前进——业余教育十年史》(海安县文教局、 海安县扫盲协会1959年编写。见图一,以下简称“业教十年史”)辅以其他文献,当年,海安县大办冬学的许多往事,才变得明晰起来。
冬学起步
冬学,早在宋代就有。陆游《秋日郊居》:“儿童冬学闹比邻”,作者自注曰:“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利用并改造“冬学”,把传统的“冬学”发展为一种发动群众学习,接受教育的运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全国各地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办冬学,办民校,办速成识字班是各地扫盲的主要教育形式。海安县的冬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办起来的。它既是历史上冬学教育的延续与转变,也是全国性扫盲运动的章节之一。
海安史志工委的杨询先生是建国初期海安县冬学的参与者,他留有当年的记录:“1950年,县文教科集中培训冬学教师,全县863个村,村村办冬学,84289人参学。早晨村村读书声,处处唱歌声。”县关工委的李晓星先生,撰文《回忆五十年代的扫盲运动》(见2013年11月9日《海安日报》),甚至还回忆出当年传唱的一首歌《上冬学》:“西北风呼呼吹,刮得人身凉哎,李家庄民校里学员闹嚷嚷啊,有的在搞汽油灯,有的搬桌排板凳,也有的翻课本,互相把字认哎……”
事实上,“村村办冬学”,远非唱歌这般轻松,单是起步阶段就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是师资力量不足。当时,海安县共70万人,863个村,每村一名冬学教师,该需要多少名?缺口该有多大?解决的办法,一是“能者为师”。据李晓星《回忆五十年代的扫盲运动》一文:“扫盲老师是当地有一些文化的农民,也称百字先生,学校的学生也要当家庭的扫盲教师。课本是上级发下来的扫盲课本。脱盲标准是能识1500个汉字。”二是集中搞培训。1949年冬天,海安就将首批84名冬师和乡村小学校长,集中到县里进行短期训练。一批培训结束,再培训下一批,通过不断为冬师队伍“造血、输血”,逐步解决师资队伍人数不足的问题。
其次,冬学的“教室”怎么解决?当时海安乡村的农民状况,有一首歌谣是这样说的:“衣破难遮身,糠菜半年粮,两眼不识字,时代为文盲。”(见“业教十年史”)。如此贫穷的农村,短期要建大量教室是不现实的。解决的办法只能面对现实,因地制宜。“冬学借用民房、庙宇、办在群众自己的家里。你带桌子,他带凳,有的还用块红布做面小旗子,扎在树顶上,标志着这里是大人们的学堂。”(见“业教十年史”)
推向高潮
村村办起冬学。农民愿意上吗?海安县扫盲协会有人记录了当时的情况:当你碰上白发苍苍的公公,上了年纪的老大娘,他们会告诉你:“从小孩儿把书念,哪有大人上学堂。”问他们“上冬学怎么样”?他们会回答:“半身下了土,一身大老粗,八十岁学吹手,太阳斜西了。”……头发花白的庄稼人,利用农闲上冬学,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一些人不习惯,不愿意上,怎么办呢?
开展宣传,发动群众,典型引路,不失为切实可行的办法。李晓星先生回忆说:“记得我在胡集中学读初中,傍晚还到附近农村去帮助扫盲,一般是一人包教一个青壮年文盲,直至脱盲。那时,墙头扫盲宣传标语非常形象生动:‘冲上文化山,活捉1500字!’”其实,当年的宣传,除了书写大量标语,编写传唱民谣民歌,还有经常召开的村民大会和文化诉苦运动。
在文化诉苦大会上,让积极分子登台,诉说没有文化的苦,有文化的重要。“不识字,地主欺,明账不算,逼粮又逼地。”“不识字,真可恨,写信、算账要求人”“鸟无翅膀不能飞,人无文化步难行。如今有党来领导,拿出干劲把盲扫。”“毛主席领导好,为我们想得多周到,不要钱的先生上门把书教。”“提起了庄稼人真呀真苦恼,从小一直忙到老,衣呀呀得喂,不识字的苦处说呀说不完……”民谣民歌、文化诉苦,加上干部、积极分子以及冬学教师的上门动员,上冬学的农民越来越多(图二)。很快“这儿,那儿,很快地在全县863个村子因人因地办起799班冬学……38923人积极地走向这新的文化战场。”(见“业教十年史”)
1951年冬天,在以民教民的方针指导下,海安县发动群众自己办学,群众自己聘请老师,“当年入学激增到84289人,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群众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逐渐意识到:‘冬学、民校实在好,识字明理心开窍。’”(引文同上)
功绩斐然
农民上冬学,这是建国初期的新鲜事。至于冬学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同样让笔者感到新鲜。据上过冬学的老人回忆:“当时的冬学课本,你一家,他一户,一个鸡蛋买一本。”上冬学的农民,有的感叹年纪大,生字、课文记不住。教师就给课文配上小调,先认字后讲解,最后再教大家唱课文。“新中国成立了,毛主席当了家;新国旗,放红光,五颗金星亮堂堂。”这篇课文是当年农村冬学学员爱读的一篇课文,配上淮北小调,唱起来轻松有力,情调昂扬,几乎遍及农村每块地方。
冬学课本,每一课的课文都很短,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教师使用的教本,在每一篇课文后都有详细注释、讲解(见图三),方便了不少文化水平不高的教师。这里,笔者不妨抄几篇当年的冬学课文:“新农村,好风光,秧苗绿,麦子黄,辣椒红,大豆香,玉米棒,粗又长。”“大海里行船要掌舵,没有人掌舵会闯祸,毛泽东是个好舵手呀,革命的战舰你掌握。”“天不怪,地不怪,只怪蒋匪把人害。堤不修,河不开,奸淫烧杀又破坏。如今蒋匪已打败,开河修堤大家来。”“日出东方红通通,要过好日子靠劳动,出劲建设新苏北,人人抢先做英雄。苏北收成年年好,丰衣足食不愁穷。”“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全中国,都解放,受苦人,见太阳。反封建,斗地主,分土地,又分房。有牛马,有车辆,咱农民,喜洋洋。”……
长期以来,一些农民游离于国家政治生活之外,封闭、自私、冷漠,通过上冬学,接受新知识。而冬学课本上的这些课文,易诵易记,有的政治色彩很浓。(图四)这对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他们翻身做主人的自豪感,推动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显然有着不可低估的“正能量”。
为了在农村办好冬学,1949年12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一九四九年冬学工作的指示》;1952年1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一九五二年冬学运动的通知》;此后两年,教育部又相继发出组织冬学运动的指示。“1953年,全国有1230多万农民参加常年学习,1939万人参加冬学。(《中国当代农村教育史论》第33页,王慧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6月版)”1956年以后,冬学逐渐淡出文件。海安县的冬学,也逐渐为民校、速成识字班、红专学校取代。
海安县通过开展扫盲运动,组织农民识字、学文化,至1958年,“8月份基本上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扫除文盲137592人”(见“业教十年史”)。扫盲工作推动了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结束语:
建国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曾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尽管1959年完稿的“业教十年史”在扫盲人数上可能有水分,尽管轰轰烈烈的冬学运动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作为农民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海安县为摘去广大农民的文盲帽子,大办冬学,其功绩是不应该被湮没的。今天,如何继续推进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重温当年的冬学运动,无疑有不少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