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太和
乡村集镇百年老店少之又少,海安曲塘镇就曾有这样一家百年老店,店号叫“王大有”。
王大有的经营理念是:诚招天下客,信为经营本。旧时,曲塘镇周边一二十里地的百姓都知道曲塘街上有个“王大有”商店。王大有店的招牌,实际上是“大有”两个字,其作坊生产的产品标有“大有号”三个字,并没有“王”字。据说该店原是镇江人周姓所创,易为王姓经营后,招牌没有冠以姓氏,以资利用原有招牌的信誉。“王大有”是家百年老店一点不假。据曾在此店学徒的陈尔玉回忆,抗战初期,他在这家商店当徒工,曾眼看到一本蓝色夏布银朱字封面的盘存账簿,那上面的年庚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按此推算,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合作化改造也近90年了。同治十年的盘存账簿反映的是同治十年前该店的存货情况,就算该店此前已经营了十年八年(《曲塘镇志》记载,该店始于清道光年间),该店差不多也有百年的历史,这是海安境内少之又少的百年老店。
王大有商店位于曲塘镇西街,门面是三间七架梁的大瓦房,榻子门外又搭有瓦厂蓬。营业间向后是四合院式的货房和账房间,再向后是五个大作坊(蜡烛坊、茶食坊、烟丝坊、酱醋坊、槽坊)及库房、伙房、廒房等。该店经营的商品除五个作坊生产的系列产品外,还经营南北杂货,闽广海味、干果、纸张、蜜饯、日杂以及各省土特产品等。该店是综合性的零售店。槽坊所生产的白酒是趸批外运的。该店由周姓盘给王姓后,起初是王氏老四房合资的股东店,店主不在店中主持,而是公聘一名管事(相当于现在的“经理”)全权管理店务。店中雇用的店员、工人约在三四十人左右,全部男性,大部分是镇江、丹徒、丹阳、扬中、泰兴等地的外地人,只有极少数非关键岗位使用本地人。前店营业人员与管理人员一律不要本地人,其道理是免得本地人在当地占亲搭故,牵扯走漏。每个生产作坊都有一位负责人,这个负责人在技术上是绝对权威,当时叫“领作的”或“老师傅”。前店由外账“老先生”掌握业务,总的归管理统一指挥,内设账房一人,管理全店账务。该店资金实力雄厚,外出进货全部现钞支付,从不赊账。生产作坊设备齐全,动力(畜力)充足保障,常年饲养数头马、骡、驴之类牲畜,供磨酒渣、麻油、米粉等用。生产作坊生产的较有名气的产品有“双盖飞花”贡烛、泡子酒、枯陈酒(即糯米陈酒)、麻糕、花生酥、小磨麻油、面抽酱油等。烟丝坊生产的旱烟丝也很有名,刨烟师傅大多是徽州人。该店门市营业时间较长。夏季:早上五点开门,晚上十点打烊。冬季:早上六点半开门,晚上九点半打烊。该店管理制度极为严格,晚上“夜市”关门后,任何人不得外出。民国成立后,该店店规规定,每个店员必须剃光头(老百姓称之为“和尚头”),不准留长发(当时留长发叫“刷头”或“西洋头”)。这种制度就是便于早上起身后立即盥洗,不因盥洗延误开门营业。剃头时不可私自到剃头店剃头,而是定期请刀包师傅(剃头师傅)登门服务。每个店员每月剃三回头,洗六次澡,这笔费用都由店内开支。该店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要求极为严格。度量衡国家有标准的按“国标”执行,国家没有强制规定的,按地方标准执行,严禁克斤少两,包装上讲究美观大气。店员如得罪顾客,轻则警告,重则辞退。“王大有”的名声噪声曲塘周边数十里,老百姓过年都以到曲塘“王大有”买年货为骄傲。该店员工的福利待遇也高于一般的商业店铺。早上吃稀饭(米粥),外加一个馒头和咸菜;中午吃米饭,外加一碗青菜汤或豆腐汤(夏天以冬瓜汤为主);晚上也是米粥,佐以萝卜干或店内酱醋坊生产的酱菜。每月(农历)逢初二、初八、十六、二十三开荤,每人四两肉(老秤,相当于新秤的二两五)。每月(农历)逢三、六、九,有菠菜、黄芽菜、大蒜炒卜页、老豆腐、茶干之类的热炒。伙食很有规律。每月的三头六澡(剃三回头、洗六次澡)、店员洗衣服(店内有专门的洗衣工)等也归店内统一开支。薪水方面,老先生及各作坊领作的每月大米八斗左右,老店员每月大米三至五斗。学生意的三年不发工资,只管吃饭,三年满师后,每月一斗米、二斗米逐年递增。店员家中遇有红白喜事,店内也有所表示。
1956年合作化高潮期间,该店改造为公私合营的曲塘酱糖商店(酱糖厂),隶属供销社统管,公、私方各派一名经理管理,总店和批发部仍设在“王大有”商店,下设三个门市部,分别位于曲塘中大街、东大街、曲塘西桥河南老街。1966年5月,曲塘酱糖商店(酱糖厂)更名为“国营海安县曲塘酱醋厂”。1980年,曲塘酱醋厂酱油销售量90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