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勤
海安的西大街是一条石板街,西端,从西楹桥下开始,东端到中坝口为止,全长600米左右。让人想不到的是,西大街上当年曾有三座古刹,这些大和尚庙全是“大庙”,绝不是一些农村小庙的规模。解放初期,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到庙里去耍子过,加之后来又住在西大街10多年,最近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将一些事情记录下来。
大圣庙坐落在西楹桥东侧约30多米处,坐北朝南,离东西向的石板街只有10多米。资料显示:此庙在清乾隆(1760年左右)年间,由僧人道宏大和尚修建。清道光年间,僧人立成和方渡两位大和尚又修建过一次。清朝光绪年间,僧人本悟再修大殿及东西厢房,到解放初期,共有庙房20多间。
我是1958年冬天来到西大街的。那时,海安县搬运公司为了服务地方建设,派驻了一个连的搬运工人(不足200人)到西大街驻扎,地址就是大圣庙原来用作食堂的地方。那时,一家中药店已从大圣庙旁搬走,改成一家废品收购处和一家鲜肉商店,大圣庙也就成了食品公司的孵坊。这个状况维持了十多年。
1962年,我成家后搬到这里居住,20多个平方米的小屋一住就是14年。由于就在大圣庙隔壁,常去大圣庙买点“脚货”,看到大圣庙的大殿挺大的,几根大柱子挺有气派的,旁边的耳房和厢房,有的改成了工场或作坊,特别是大殿东侧有一处改成了腌咸蛋和松花蛋的地方,几十个大缸放在那里。后来,西楹桥历经多次改建,西大街不再繁华了,旧城改造中,这里也被拆除了。
“普利庵”坐落在离大圣庙向东100多米的地方,坐北朝南,南大门距石板街仅有几米的距离。这个庙曾被称为“普利禅林”,是明代(1520年)程山居室改建。清光绪末年,僧人仿若重建,距今已有四五百年。解放后,我还是个小孩子,曾到这里耍子过,大殿有庙门、厅堂、厢房等20多间,大天井铺的是青砖,挺大的。里面的房子也蛮整齐的,就是香火不旺。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海安兴起大办地方工业热潮,在普利庵办起了“海安县麻纺厂”,招收了城镇户口的闲散劳力进厂,从事麻袋、麻布、麻线、麻塑交织袋的生产,该厂生产的麻袋销售全国,并远销日本、东南亚和香港等地。职工多为女工,人数最多时超过千人。
大圣庙和普利庵的僧人们哪去了呢?我家东隔壁的陈家后屋里,当年就住着两名僧人,一位是七十岁左右的“老师爹”,而另一位是被称为“汤癞子”的僧人。“老师爹”在1970年过世,我去那里看了,从他的房间内抬出满满一箩的精细瓷碗,还有一箩筐的铜小钱儿。汤和尚后来哪去了,我就不晓得了。
两座庙里的10多位和尚,住在西楹桥下东侧的一处民居里,我曾经多次去耍子过。这些和尚们住的是集体宿舍,年纪都不大,头上有“戒疤”,身体胖胖的,他们的生活来源是做“法事”,为海安镇西南一片人家做斋。宿舍里挂着好几支笙和二胡、笛子,就像一支民乐队似的,挺有气派的。
“西寺庙”,坐落在离普利庵约300多米的地方,这座庙南有条“西寺巷”,庙的大门距西大街的石板街有几十米。资料显示,这个庙的称呼是“祗树禅林”,也称为“祗树寺”,但海安人为了从庙名上识别,习惯称为“西寺”。
西寺庙建于明代初年,清道光七年(1827年),僧人若水募化扩建,称之为海安丛林古刹恰如其分。该寺古朴庄严,占地30余庙,有寺房136间。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共四进。全寺佛像三百余座,主殿供如来佛坐像,殿后有芙蓉禅舍,藏经楼有经书810卷。明朝,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这座百年古刹的建成,可谓是历经沧桑。
当年的海安,城里没有大的活动场地,而西寺,由于地处中心地段,交通又比较方便,于是成为军队驻扎、文化活动、群众集会的首选之地。1934年,海安“新声舞台”曾设于西寺,有如皋、南通的京剧票友来海安演出过。1940年10月,陈毅率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进驻海安,卫生处和医院就驻扎在西寺;11月,刘少奇、黄克诚曾来海安,在西寺举行欢迎会,刘少奇作“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
1941年2月,日军再次入侵海安,西寺成为伪二十六师师长陈才福的驻地,寺内建筑频遭破坏。陈才福的办公室就设在西寺庙的花厅内,布置得富丽堂堂,单装璜费就花去1500万。1946年春,西寺大殿等建筑先后拆除。
一条600多米的海安西大街,就有三座百年古刹,这在苏中地区还真少见。写下这段回忆,供后人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