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太和
地名承载了诸多社会文化因素,其中之一便为纪念逝去的凡人善举,寄托社会大众的愿望和追忆,同时也为将来的人们提供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现在随着农村村组的合并,一些老地名已经消失,我们不妨对海安境内的几个老地名做些追忆,这些老地名背后都有着一段段善举的故事。
范公堤
宋朝中期,南黄海沿岸常遭海潮侵袭,民不聊生。宋大历年间(766~776),淮南黜陟使李承实率民众修筑海堰。因海堰紧逼大海,常年遭海潮风浪冲击,至天圣元年(1023)其间隔250余年间,“海堰久废不治,风潮泛滥,淹没田舍,毁坏享灶,饥民遍野”,小修小补无济于事,非进行一次彻底的修筑不可。
天圣三年,泰州监西溪盐仓(收税盐官)范仲淹见此情形,上书江淮置发运副使张纶,建议修筑捍海堰,以利民生。张纶上奏朝廷,呈明利害。经朝廷批准,张纶荐举范仲淹与泰州军事推官率四万民夫,共修捍海堰工程。筑堤之时,正值隆冬,突发寒潮,风雪大致,海浪汹涌,淹死民夫百余人,一时间“横语四起”,范仲淹遭受多方指责,工程一时中断。天圣四年,范仲淹母逝,去职丁忧。“行前留书张纶,言明修筑海堰之利,坚定纶志。”张纶阅信后,再次上书朝廷,言明修筑之利。宋仁宗指派两淮都转运使胡令仪考察此事。胡令仪曾任如皋县令,深知当地风土民情和修筑捍海堰之利害关系,力主兴复筑堰,遂和张纶一起上书,“请行前议”,“纶请自兼泰州知州,力排众议,以总其役,朝廷允之。”张纶与胡令仪共主筑堤。至天圣六年完工。堤总长142里136丈(也有153里半、180里之说),堤高1丈5尺,基宽3丈,面宽1丈。“功成,滨海泻卤,皆成良田”,“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因该堤为范仲盐首倡修筑,人们颂其功德,称为范公堤。
孙公铺
孙公铺在海安市城东镇通扬河二十里墩与二十五里墩(二十里墩与二十五里墩是指距如皋县城的距离,因此地旧属如皋县管辖)之间,也就是现在的城东镇民桥村15组(原新生范桥5组,通扬河西岸),与葛家桥村5组、油坊头村16组毗邻。
抗战前,孙公铺是个小集镇。集镇紧邻通扬河畔,南北长约300多米,开有店铺20多家,鲜肉店、豆腐店、烧饼店、杂货店、香店、药店、茶馆、油坊、木行、竹行、石炭店以及运输码头等,样样俱全。
据清乾隆、嘉庆及民国初年《如皋县志》记载,这一小镇有一孙公,名念二,为清代如皋人(现为海安城东人,旧属如皋县管辖),隐逸其名,种田为生。孙公之妻蒋媪开设客店,兼茶水熟食,服务周到。夫妇二人都持斋,数十年如一日。他们平时生活俭朴,把节省下来的钱,一点一点的聚集起来,置买田地。年深日久,好不容易购置到300多亩地,夫妇二人竟把它全部捐给如皋灵威观,作为灵威观育德堂的赈济资金。好人有好报,相传后来二老拔宅飞昇。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二人的善举,把小镇取名为“孙公铺”。又传,清朝早期,孙念二的老婆,人称“孙二娘”,在集镇上开了个小吃店,早上有早点,中晚有饭菜,由于她手艺好,饭菜可口。特别是她做的鲜肉包子味道可口,很吸引顾客,再加上孙二娘能说会道,为人谦和,生意一直很红火。可后来有人与她争生意,说她做的包子馅里有人肉,是个黑店。丈夫孙念二胆小怕事,怕官府来人抓捕,便远走他乡,杳无音讯,由此小吃店生意一落千丈,只好关门。从此,孙家生活艰辛。孙家老爹一气之下得了一场大病,眼睛瞎了,耳朵聋了,最后瘫痪在床上,动弹不得。为了替孙老爹看病,孙二娘东借西凑,最后变买了家产。孙二娘贤惠孝顺,尤其到了冬天,孙老爹冻得直哆嗦,她更是对老人倍加关心,除了给公爹喂饭、擦洗外,她早上把老人搀到屋子东山头,下午搀到西山头晒太阳。到了晚上,她自己先上老人睡的床将铺焐暖后,再把老人搀到床上睡觉,有时甚至与老人一起上床同睡,为老人焐脚取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老人寿终。此举在当地传为美谈,人们尊称为“孙公焐”,名声远扬,后来渐渐讹传为“孙公铺”。还有一传说,清乾、嘉年间,此地设有驿铺(急递铺,相当于现在的“邮政所”),驿铺旁边住了一户姓孙的人家,人们将此驿铺称之为“孙公铺”。
孙公铺集镇居民不仅民风淳朴,心地善良,更崇尚教育。据现存于当地的一块碑石记载,仅道光二十七年之前此地就有文人22人,其中举人2人(民国初年《如皋县志》亦有记载),他们是葛春莲、陈云生。当地村民葛仁凤就是葛春莲的第六代传人。此外,上世纪30年代当地曾有一未出嫁的老姑娘何志珍(人称“女先生”)办起了私塾,不仅为当地男儿获得上学的机会,竟有3名女子何广程、丁楠、葛仁凤在此读书。后来,何广程跟随哥哥出去革命,家居南京。在当时人们被“满腹文章不了饥,半升粗粮吃得饱兮兮”思潮的影响下,不要说男儿读书,竟有女子办学上学,实为时尚之举。
1937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祖国大好河山惨遭蹂躏,孙公铺也难逃厄运,大部分房屋被日本鬼子烧毁,当年的繁华从此衰落。然而,孙公铺这一美好的名称却流传至今。
四棵榆
海安高新区南城街道韩庄村19组(原仁桥阚庄6组),老地名叫四棵榆,又叫擓旮旯儿。
很久以前,在擓旮旯儿南边不远处,有座古刹,叫河荡庙,又叫四棵榆庙,香火很旺,每年正月十五为庙会,敬香的善男善女成群结队。四棵榆庙的最后一任住持野林和尚病逝后,适逢“文革”,即把庙宇改为农村小学。
四棵榆庙庙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古刹旁边有个周姓庄,周姓庄的周老汉是个大善人。有一天,周老汉在秧母田边上捉到四条长鱼(黄鳝),既没吃也没卖,而是送到庙门口的放生池里放生。这四条长鱼,经多年修炼已经成精,是年适逢兵荒,长鱼精情知周姓庄在劫难逃,于是连夜从放生池游出,循着周姓庄四周游出一条“U”型的护庄河,形状酷似擓络儿(篾篮子)的把子,于是人们就叫这地方擓络儿。因地处偏僻,后来人们干脆就叫它擓旮旯儿。再说乱兵到此,仍然气势汹涌,想进周姓庄掳掠,长鱼精个个挺立,顿时变成了四棵参天大榆树,遮天蔽日,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吓得乱兵屁滚尿流,连忙抱头鼠窜,于是后来人们称这个地方叫“四棵榆”,四棵榆旁边的庙宇叫“四棵榆庙”(因靠近河荡,又叫“河荡庙”)。“四棵榆”就是四条长鱼的变身。
降儿桥
海安高新区西城街道连港村原来有座小木桥叫“降儿桥”。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没有桥,只有一条水沟儿。沟儿南岸住着一户人家,有一对小夫妻结婚多年都没有孩子,一家人十分着急,老人盼孙子,小夫妻盼儿子。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郎中,吃过多少偏方,小媳妇的肚子就是不见动静。
有一天夜里,小媳妇的丈夫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沟儿河北有位白胡子老头要过小沟儿,到南边来,说到亲戚家去,小伙子告诉他走哪里可以绕过来。老人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这地方真闭塞,难怪孩子送不到啊!有座桥就好了!”说完转身不见了。小伙子听了并没有在意。当他醒来,把梦中老者说的话仔细的回味,难道老者是要我搭座桥吗?古语说:修桥补路大功德啊!于是心里决定在小沟上架座桥。
天亮了,小媳妇的丈夫一起来就在家前屋后四处转了几圈,看有没有可以搭桥的树,算来算去仍差几块桥板,小伙子正在屋里仰着头想主意,见屋上有几根桁条不是正好吗?于是他立马爬上房子捧去上盖,不一会儿把一间屋的桁条拆了下来。一家人忙忙碌碌把桥搭起来了。从此,这里变得热闹起来,南来北往的行人不断。
不久,小媳妇怀孕了,一家人又惊又喜,几个月过去了,小媳妇生下了胖小子。周围的人都来道喜,其中有位衣衫褴褛的叫花子来要红蛋吃,主人立即给了他五只染了红的鸡蛋,他笑嘻嘻地说:“这桥搭得好啊!这桥是降儿子的桥啊!”
从此,“降儿桥”的名字就流传到今天。
传统文化浸润下的海安人,乐善好施、仁义博爱,民间的慈行善举更是俯拾皆是,然而,由于受表达方式所限,普通民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近乎于集体失声,他们的事迹由于鲜有文字记录,绝大多数都已湮没无闻。在此,地名弥补了这一不足,它浓缩了民众的思想,表达了人们的追忆,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将流传于普通民众中的凡人善举保存下来。
不忘老地名,才能记住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