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勤
时光流逝,往事淡忘。
当您问及三十岁以下的年轻海安人:“东弯子口”在啥地方?恐怕绝大多数人都回答不出来。难怪呀,几十年了,海安当年石板街的那些事儿,谁还记得住?就连50岁左右的中年人,对“东弯子口”的街景也忘得差不多了。记下这段往事,共同追忆当年的岁月。
“东弯子口”,乍一听这个地名,似乎有点是当年东大街的某个地方,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当年的中大街是由中坝口向东,到东弯子为止。中大街与东大街中间隔了一条十来米宽的南北道路,这条路当年叫“交通路”,现为“宁海路”,东边便是东大街。可以准确的说,东弯子口是中大街东边末梢的路段。
解放初期,东弯子口这个地段虽比不上中坝口繁华,但也象模象样的是一条商业街。之所以称为“东弯子口”,是因为这段石板街有两处“陡拐弯”,故而称为“东弯子口”。
第一个陡拐弯地方,距当年的交通路向西约五六十米处,由东西朝向转为了南北朝相。当年这五六十米的地方,朝南方向最东边是“康家染坊”,中间有两家店铺,再向西便是一家专卖“跳面”的面店。这家面店是夫妻两人,男人每天都用一根长擀面杖夹在胯下“跳面”,那种面有劲道,好吃得很,日复一日在劳作。笔者上学时从面店门前走,几乎天天看见夫妻俩人在劳作。再向西是一住家,大门口有个小门楼,门前有两个石墩子,里面住着两户人家,一户姓梅,另一家姓王。
拐过弯来,石板街成了南北朝向,两侧全是不错的店铺,全长约百米左右。先说门面朝西的店铺,第一家是个大杂货店,店面真不小,五六间大的店铺,伙计有五六个,卖铁锅、茶叶、席子、盆罐、各种卫生商品。向南是两家“糖坊”,老板一姓陆,另一姓王。再向南便是当年的“育婴堂”的房子,解放初期,冒镜峰诊所曾开设在这里。合作化后,这里成了镇卫生院的门诊部,吴大明等七八名医生在这里看门诊,人气蛮旺的。门诊部南边便是“育婴堂”小巷子,直通中楹桥河边口。
而朝东的一面,北边原是一大户人家,后来成了海安镇文化站的活动场所。再向南,便是当年海安县邮电局的地方,年近八旬的郑老先生帮我回忆,当年,他就住在邮电局西隔壁,房子的主人可能姓张,解放后不知去向。这里可热闹呀!既是报刊、信件的集中收发地,也是电信、电报的业务处,每天早晨,几十名身着绿色工作服的邮电工人上班,门口停有几十辆脚踏车,让人有一种城市的感觉。到了这里,便又是一个“陡转弯”,变成了东西朝向的石板街。“东弯子口”就由此而被市民们叫熟了。
有的读者会问:你对“东弯子口”怎么这样熟悉的?我告诉您,解放初期,我曾在“衙门巷”和“城隍庙巷”住过几年,每天都是从这个地段去上学,一天来回几次,可以说,这个地方我走过几千趟。我一辈子未曾离开过海安,这个地段的每一次变化,我都略知一二,这话毫不夸张。
有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
第一件事是,1953年我在城隍庙附近街上耍子时,听到有人在唱京戏,上前一看,是一位年轻的瞎子,这个人不过30岁左右的年纪,手中拿着两块竹片,站在一家商铺门前唱“斩经堂”。这个瞎子的京腔韵味十足,唱得有板有眼的,那时我年少,但在老戏院子听了不少正规戏班子的演唱,觉得这个人有功夫。一曲唱完,柜台上的人递过二分钱,听众中有人接过来给他,他说了声谢谢便走到下一家再唱。
好奇的我从中大街城隍庙处一直跟着听唱,一般小店铺唱罢都给一分钱,“点唱的”都给二分钱,“蔡义兴布庄”的人点唱“追韩信”两个大段子,给了五分钱,这个印象我特别深。“瞎子”的戏路子蛮广的,只要有人“点唱”,他都能吼出来,唱的不错。我一直跟到东弯子口,听了“四进士”“甘露寺”“武家坡”等京戏唱段,也算过足了戏瘾。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海安县城进行旧城改造,从中坝口到东弯子口这一段中大街也在改造行列,被全部拆迁。当年,我骑着自行车到这个地段去转了两次,在一些残垣破屋门前我驻足观望,力争留下那么一点记忆,可惜没有照相机记录下这些旧貌。那时我就想写下这些回忆,可惜没功夫成笔。几十年过去了,利用这段时间写下此文,寄托乡愁,了却心事。当年跑了几千次的“东弯子口”,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