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山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容。南通地区方言极其复杂,海安、如皋以及如东的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泰如片。而海安境内,西北片与东部及上官盐运河以南地区也有些微差异。
民国时曾出版孙锦标《南通方言疏证》,2016年,刘旭东先生作《海安方言十四则》(见10月15日《江海晚报》),探讨了一些方言词的写法,笔者管中窥豹,也闲谈五题。
一、说“齁觉” 不可笑
50多年前,我生活在海安西北片的乡下。姑父从东台时堰走亲戚来了。邻居金官跟我的姑父才聊了几句,他的女人就在喊:“金官,家来齁觉啊!”
金官走了,姑父大发感慨:“你俫海安的女人真骚,公开地喊男人回家齁觉。”父亲立刻反驳:“海安话,‘齁觉’就是睡觉,你想到哪里去了!”
海安方言中,“齁觉”就是睡觉,但是,我觉得它比睡觉更生动。睡,基本字义是闭目安息。文言中相近的词有寐、瞑(眠)、寝等,皆有形无声。“齁”,如闻其声。这从字义分析可以看出来。据《故训汇纂·鼻部》解释,“齁”是象声词,指人们睡觉时喉部发出的声音,即鼻息声。《汉语大字典》对“齁”的解释有:一是象声词,喘息声。二是病名,即哮喘病。三是方言,副词。相当于“很”“非常”。显然,“齁”的基本义是指睡觉时喉部发出的打鼾声音。因此,人睡觉时用“齁”来描述十分生动。例如:“狱卒着力痛打,看左慈时,却齁齁熟睡,全无痛楚。”(罗贯中《三国演义》)“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清·林嗣环《口技》)
作为象声词,“齁”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演变,有了表示程度的用法。例如:“席犬豕以齁睡,谋进而贻祸无穷。”(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十)此例中的“齁睡”表示睡觉的程度很深,也就是熟睡。熟睡的人喉部才发出齁齁的打鼾声,也就是打呼噜,海安方言戏称为“齁猪头”。
海安方言中,“齁觉”一词既有来历,也很生动。有位田元先生写有论文《浅析方言甚词“齁”的用法及词义来源》(见《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10期 ),该论文指出:“‘齁’出现在七个方言中,分别是:武汉方言、徐州方言、扬州方言、哈尔滨方言、济南方言、太原方言、乌鲁木齐方言,在这些方言中,‘齁’虽然可以表达程度意义,但是具体用法有很大差异。”“济南:用在咸的前面表示程度深,齁咸。连用式‘齁咸齁咸的’,有强调义,表示程度更深。太原:非常(多表示不满意),只限于“齁甜”“齁咸”。武汉:最大限度,完全够,五十块齁极了、两个月齁极了……”
田元没有涉及海安方言。其实,海安方言中,“齁”运用更有特色,例子也更丰富。海安人不单戏称熟睡为“齁猪头”,还有“齁肉、齁猪食(齁:长时间烧煮),齁水(水流湍急有声)、齁气(喘气)、齁痰(痰在喉咙里作响)、肚的齁动(腹中蠕动,泛动)、齁齁儿(哮喘病)等。这些词句跟声音有关。例如长时间烧煮,汤水沸腾有声。腹中蠕动肠鸣有声。只不过,随着使用范围扩大,“齁”已经动词化了。
由象声词转为动词,“齁”并非孤例。例如“笃笃”,本指马蹄声。缝纫机也发出“笃笃”声。海安方言“你有缝纫机,把我的裤子缝笃一下吧。”“笃”就是动词用法。“上了油以后,小车不再吱呀了。” “吱呀”指“不再发出吱呀声”,也是动词用法。
总之,海安方言中,“齁”的用法丰富、生动。海安人说“齁觉”,是善用“齁”字,并不可笑。
二、有人说你“波俏”
“妈妈,奶奶说你波俏。”
小孙女会说话了。这一天,竟无师自通打起了“小报告”。儿媳是湖南人,不懂“波俏”啥意思,问我。
我正在电脑前,于是边查“词典网”,边告诉她:“波俏”有3种含义:1.俊俏,漂亮。宋代《五灯会元·临济宗·归宗志芝庵主》:“眉毛本无用,无渠底波俏。”2.形容口齿伶俐。明代高明 《琵琶记·丞相教女》:“我做媒婆甚妖娆,谈笑。説开説合口如刀,波俏。”明代无名氏《白兔记·访友》:“奴奴生得如花貌,言语又波俏。”3.形容说话刻薄或俏皮。茅盾《子夜》第八章:“‘嗳,你倒来了:恐怕你是走错了房间罢?你应该先去看看你的千金小姐。她吃亏了!’姨太太别转了面孔,却斜过眼光来瞅着冯云卿这么波俏地说着。”
我还告诉她:其实“波俏”的含义远远不止以上3种。例如,朱自清在散文《吃的》中写道:“这种偷闲的生活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后来的窝儿饼浸油更容易,更香,又不太厚,太软,有咬嚼些,样式也波俏。”(载1935年3月1日《中学生》第53号)。朱自清是扬州人,他笔下的“波俏”一词,是形容食品样式精致、美妙。
“波俏”一词有可能源于扬州。唐代传奇《柳毅传》说,洞庭龙君为感谢柳毅,赠给他很多宝物,“毅因适广陵宝肆,鬻其所得。百未发一,财已盈兆。”这表明唐代的扬州已拥有巨大珠宝市场。扬州也因波斯人来做珠宝生意产生了“波斯献宝”一词。(清代扬州人浦琳著有《清风闸》,书中就说到“波斯献宝”)。“波俏”一词的产生,清华大学著名教授汪晖在《横向的时间》一文中提出:“扬州话中还有一个词形容精致、美妙,有些性感的味道,是“bo qiao”,写作“波俏”,我怀疑也与波斯宝物之俏丽诱人有关。”汪晖是扬州人,系笔者在扬州读书时的学兄。他对“波俏”含义的理解与朱自清相同,与海安话中的“波俏”,含义明显不同。
如果你了解海安方言,那么,海安人说你波俏,请你且慢高兴。因为在海安话中,“波俏”有“过于张扬、显摆,不够稳重”等含义。说某某“波俏”,并非赞扬。其常见的用法有三类,一是嗔怪,例如“别波俏!”;二是嘲讽,例如“波俏的哪一家!”;三是指责,例如“他呀,波俏呃没得命。”
我和老伴都是土生土长的海安人,老伴说儿媳“波俏”,应该不是夸她“俊俏,漂亮”,也不是赞扬她“口齿伶俐”,很可能是指她夸耀自己的女儿有些过了头。
语言本来就是发展、变化的。一个词从甲地流传到乙地,含义出现一些变化并不奇怪。在扬州话中,“波俏”是褒义词,在海安方言中有一定的贬义,就是一例。泰州的王太生先生曾写有《波俏》一文。该文发表于《扬子晚报》2013年4月15日。文中说,“夜读张岱的《陶庵梦忆》,里面有一段写乡贤柳敬亭说书的:‘柳麻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在扬州一带的方言中,‘波俏’二字,是说女孩子长得好看。柳敬亭,江湖人称‘柳麻子’,张岱说他‘土木形骸’,又力挺他‘波俏’,乍看这段文字,很是让人忍俊不禁。”王先生可能疏忽了地域差异。张岱是清代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写柳敬亭“口角波俏”,这里的“波俏”并非指俊俏,漂亮,而是说柳敬亭口齿伶俐。以“波俏”一词在当地的常见含义去解读绍兴人笔下的“波俏”,或浙江桐乡人茅盾使用的“波俏”,都有可能误判。
前不久,笔者看到一则书评《老来波俏辛德勇》(2017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文中说:“‘波俏’就是正经、沉闷、无聊时来点突兀、性感、俏皮”。书评的作者邝海炎是湖南郴州人,他用“波俏”一词评论辛德勇的新著,根据其含义,笔者觉得应该写作“波峭”。《汉语大词典》:波峭(2):“形容文笔或书法曲折迭宕,有韵致。”“波俏”与“波峭”能否通用?值得进一步探究。正像有人说你“波俏”,你得探究一下,对方是哪里人,如果是海安人,哈哈,对方肯定不是在夸你!
三、“拿乔”与桥无关
一天,我跟老伴谈到某老乡找发小帮忙,发小发迹了,一直拿乔,并没有真心去办。儿媳是湖南人,忽然插话:“有人造桥,有人修桥。你们海安人说‘拿桥’,是指造桥,还是修桥呀?”
听到这样的询问,我差点笑出眼泪。
在海安话中,拿乔与造桥、修桥无关,与整个交通也没有任何关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海安话选释》中,该词为“拿俏”(见275页)。刘旭东先生《海安方言十四则》(载《江海晚报》2016年10月15日),对“拿乔”的论述是:“‘拿乔’是吾乡方言中的常用词。我曾一直以为它是个土语。其实它还是个古语。《老残游记》中就有‘拿乔’之说。《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收到这一词条。乔者,大也;拿乔,即拿大。北京人说‘大拿不拿大’,得尽北京方言之妙。乡人却没有说‘乔拿不拿乔’的。这一比,土语还是矮了三分。”
刘旭东先生对“拿乔”的方言含义解释,应该说既简洁,也精当。海安人说某人“拿乔”,意思就是指某人假装不会或干不好,故意刁难别人,抬高自己,简言之,也就是“拿大”。在此,笔者想补充的是:“拿乔”虽然可以解释为“拿大”,但“乔”并没有“大”的意思,“乔”与“桥”无关,与“大”同样关系不大。
翻阅经典古籍,《尔雅·释诂》:“乔,高也。”; 《尚书·禹贡》:“‘厥木惟乔’,《传》云:‘乔,高也。”;《诗经·小雅·伐木》:“‘迁于乔木’,《毛传》:‘乔,高也。’”;《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注:‘乔,高也’。”……在众多的中国的古典文献中,“乔”都解释为“高”。刘旭东先生说《现代汉语词典》收了“拿乔”这一词条是事实,但“乔者,大也”的发挥,很可能属于一时疏忽。至于“拿乔”为什么有“抬高自己的身价”“拿大”的含义?笔者认为这跟“乔”的两大义项有关。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乔,高而曲也,从夭,从高省。”也就是说,乔是会意字。由夭(弯曲),高(省去上部)会意(“乔”的繁体“喬”,下面部分是“高”字省去一点一横)。由字形分析可以看出,“乔”有两个义项,一是“高”,二是“曲”。《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宋·姜夔《扬州慢》:“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上述句子中的“乔”,含义都是“高”。由此又引申出“乔迁”(自低处升高处。后喻人搬到好地方居住或升官)。“曲”这义项则引申出假(扮),如《儿女英雄传》:“戏子乔装打扮混了进来。”《红楼梦》:“宝蟾又乔装躲闪,连忙缩手。”上述例子中的“乔”,均由“假装;装做”之义。而“乔装打扮”则是“改变服饰装扮,以隐蔽原来身份。比喻用假象来掩盖真面目。”
“拿乔”可以解释为“拿大”,也就是摆谱,拿架子,其意义的源头当在“乔”字含有“高”与“曲”义。“拿”主要起注入动词的语法意义的作用。“乔”当属引申:抬高自己,假装难办。
总的看来,方言词“拿乔”跟桥梁没有关系,但跟做人为官还是有关系的。目前,党中央不是要求党政机关 “改四风”“走帮服”吗?那么,对待人民群众就不能“拿乔”,让他们感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你说呢?
四、“走时”与“不走时”
跟同学老钱叙旧,老钱感慨地说:“我们这代人最不走时。出生后赶上三年困难时期;该读书时赶上十年’文革’;该工作时赶上‘上山下乡’;要生育时只让生一个;工作起劲时遭下岗;该享晚福时恰逢80后的儿女啃老!”
老钱概括的“不走时”,我觉得很生动。在家乡方言中,“走时”,与时间、钟表没有多大关系,“时”指时运。不走时,也就是 “背时”,倒霉,没赶上好运。
人活一辈子,时运是一种客观存在。《滕王阁序》中有一句“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时运不济”的意思是指时机和命运不佳。即”不走时”。刘旭东先生在《海安方言十四则》一文中说“吾乡方言,其实高古也。”我觉得,海安方言中的““走时”与 “不走时”大概源于《滕王阁序》,看来,刘旭东先生所言不虚!
家乡有句俗语“得势猫儿雄似虎,褪毛凤凰不如鸡”,说的就是“走时”与“不走时”的差别。人走时,一条龙;人背时,一条虫。生活中,谁不希望自己“走时”呢?听说如今有人乔迁或公司开业,有送石头的。送天然精巧,高档名贵的石头,寓意是“时(石)来运转”,说白了,就是祝你今后在生活和经营中“走时”。
由海安话中的“走时”与“不走时”,我想到了唐代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历史故事。魏征说:过去魏文侯问李克,诸侯谁先亡国?李克说:“吴国先亡”。魏文侯说“为什么这么说呢?”李克说:“吴国多次发动战争,却都打了胜仗,屡次得胜,国君就会骄傲自满;屡次征战,百姓疲敝,怎么会不很快亡国呢。”魏征讲这段历史,其实是在提醒皇上:人若“走时”,不可骄傲。要知道,走时的人,欲望更难把握。所谓“可怜蜂蝶频投网,却因高飞得意时”。
在老家,我曾听到一位老人骂生产队长:“你现在走了‘王毛儿时’呐,眼睛长到额头上了……”老人的话,前一句我听不懂。问读过私塾的父亲,父亲说:老人是骂人家当了队长,就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海安人“王、黄”不分,他骂的应该是“走黄袍儿时”,这跟赵匡胤发迹,黄袍加身有关——方言会有这么丰富内涵?我有些半信半疑。父亲又议论说:队长也就是绿豆大的官。人一走时,就可能得意忘形,看一切都小,从“走时”滑向“不走时”——父亲运用方言词,让我明白了:为官为民,“走时”也好“不走时”也罢,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老钱同学,回首往事,我们有必要抱怨“不走时”吗?
五、为啥要等“弯厚刀”
儿媳是湖南人。有一天,我刚搁下电话,她就突然问我:“爸,我听你在电话中说:要等‘弯厚刀’,‘弯厚刀’到了再说。你为啥要等‘弯厚刀’,是想干啥?”
“哦,你妈跟我商量,买些什么带回海安。我说到大后天再定。‘弯厚刀’是指大后天。”
“啊,海安人用刀表示日期?”儿媳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我苦笑着摇头:“不是刀,是朝。海安方言读音近于‘刀’。你看过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联袂演出一个小品吗,题目叫《昨天、今天、明天》,用海安话说就是昨朝、今朝、明朝。海安话发音近于扎刀,跟刀,扪刀。后天,大后天,海安人说后朝、万后朝,发音近于厚刀,弯厚刀。”
经过一番解释,儿媳明白了‘弯厚刀’的含义。只不过她作了结论:“海安人说话,太吓人,书籍中不会存在。”
海安人说的这些话,书籍中真的不存在吗?儿媳的结论未必太武断了。海安话中,昨朝、今朝、明朝,都是“朝夕”的“朝”,用来表时间顺理成章。元代王冕《即景》有诗曰“昨朝孺子拦街笑,笑杀人间马子长。”毛泽东的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明朝散发弄扁舟”更是为人熟知。海安人说话,用词显然是有来历的。外地人怎能随意藐视?至于较为费解的“万后朝”,仔细推敲,其实应该写成“外后朝”,也就是在“后朝”外,当然是指大后天。
翻开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其卷十可以找到这样一段文字:“今人谓后三日为外后日,意其俗语耳。偶读《唐逸史·裴老传》,乃有此语。裴,大历中人也,则此语亦久矣。”我们海安话中的“万后朝”,不就是陆游所说的“外后日”吗?都是指今日之后的第三日。“万”“外”音近。“外后日”是正确的写法。我们海安话中的“万后朝”,就是“外后朝”,也就是“外后日”。原来我们跟陆游一样,以为“万后朝”就是土话,“意其俗语耳”。其实宋人说,唐人也说,历史很悠久。
再说“俗语”,有不少早就挤进了书面语的行列。例如明代小说《金瓶梅词话》第三回:“明日是破日,后日也不好,直到外后日方是裁衣日期。”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外后日是方六房里请我喫中饭,要扰过他,才得下去。”以上两例说明“外后日”,明人、清人也都在说,且在文学名著中扎下了根。到了海安方言中,“外后日”,成了“外(万)后朝”。这个“朝”,既是古汉语遗存,又显示出与吴语的联系。不说“天”“日”,而说“朝”,这是以局部代整体的借代手法在语言中的应用。暗含了对“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强调。这也是海安话对古代的和外地的语言的消化和发展。
我真想告诉儿媳:对海安话,不能简单地根据发音猜测含义,也不要轻率地对一些词的写法下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