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上海,就是乘上海从经济中心转型为全球城市之势,借上海发展之力,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实现两地互动合作,提升发展海安。为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组织建言献策的独特优势,根据2017年度工作安排,围绕“加大产业对接,拓展接轨上海”进行专题调研。期间,县政协组织赴先进地区进行学习调研;实地走访部分上海落户海安的企业;召开县相关部门、单位和园区负责人座谈会;向相关部门、企业、园区、区镇及所有政协常委、委员发放征求意见函360份,征集各位委员80多条建议。部分建议被县委接轨上海实施方案所采纳,部分建议亦纳入相关部门的实施意见中。通过对海安发展现状、对接上海面临形势的分析,结合相关委员意见,大家认为我县应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大产业对接,拓展接轨上海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
一、我县接轨上海面临的新形势
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我国的经济、科技、金融、航运中心。海安作为上海都市圈的辐射地,距离约200公里,与其经济、技术、物质、人文交流有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对接上海是海安实现突破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有效途径。
1.上海产业加速“溢出”为海安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随着上海从经济中心转型为全球城市,必须借鉴全球大都市发展理念,与整个“长三角”地区开展合作,与江、浙两省形成一个互动的产业生态链,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上海走向世界经济中心舞台的坚实支撑。二是面向“十三五”发展,必须做好疏解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这篇大文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环境空间、资源空间的腾笼换鸟,推动符合上海未来发展的四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这也是确保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三是上海2040总体规划,及上海建设用地减量化规划,需要将一些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的配套加工基地和企业转移出去,只有将这部分用地上的功能强制置换为其他用途,才能够实现总体建设用地的平衡和环境的可持续。因此,对于商务成本低,配套能力强,工业基地相对牢固,原材料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条件完备,开发难度较小的周边城市和区域,将成为上海又一轮产业转移的首选对象。面对这一历史机遇,作为上海辐射范围内的我县,应该积极对接,不失时机地搭乘上海这艘经济航母扬帆远航。
2.多年来的良好合作为海安进一步深入接轨上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以来,我县加大力度深入推进与上海各级组织的合作,10个区镇分别与上海10个镇、街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探索园区合作,先后与上海杨浦区、奉贤区合作共建以智能装备、电器电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的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和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上海奉贤(海安)工业园,入驻企业近40家;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我县累计引进上海及周边地区客商投资项目182个,占项目总数的39.7%,总投资202.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41.1%,爱登堡电梯、人民电器、上柴动力等一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投产。上海期交所百金汇金属期货交割库落户海安商贸物流产业园,是苏中地区唯一的上海期货所指定交易库。上海铁路局海安物流基地在海设立并正式运行,巩固了海安物流枢纽地位。海安已成为上海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年均销售额近20亿元,上海来海旅游人次逐年增加,年均超过25万人次。
3.不断凸显的交通、产业优势为海安进一步深入接轨上海增添了底气。一是交通便利,特别是高铁的建设,拉近了与上海的距离。海安是长三角重要的枢纽型城市,也是江苏省着力打造的两个落户县级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境内2条高速、3条国道、4条省道、2道三级航道交汇,沪通等4条铁路将海安连接到陇海、沪汉渝蓉等铁路大动脉中。海安火车站是长三角北翼重要的二级编组站。随着,海安宁启铁路复线开通,沪通、盐通高铁的开工建设,海安全面迈入动车、高铁时代,挤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二是产业基础雄厚,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完备的产业配套。海安工业亿元企业数、规模企业数均居南通首位、苏中前列,工业应税销售率先全市首破千亿大关,形成了机器人、节能环保新材料、电梯、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电工电气、丝绸纺织等16个特色板块,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
二、关于我县进一步接轨上海、融入上海的几点建议
1.锁定“4+4+N”特色产业,多层次推进上海先进制造业转移对接。上海“十三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持之以恒调整“三高一低”企业以及与上海长远发展不相适应的产业。我县应聚焦上海战略发展,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理念,推进上海先进制造业转移对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优化板状经济。要牢牢把握上海产业发展发向,研究对接上海九大新兴产业,找准我县“4+4+N”特色产业体系与上海产业的契合点,同时对长三角地区和上海周边对接城市进行深入研究,精准定位我县产业发展方向,实现错位发展、梯度发展,努力融入上海产业链分工体系。同时,要做好建筑产业进驻上海这篇大文章,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配套的门窗、石材、家具、家装等装饰材料实行订单式服务,做到无缝对接。二是加快合作共建。巩固与上海合作共建园区成果,促进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上海奉贤(海安)工业园提档升级。全面掀起对接上海热潮,发动各区镇与上海合作共建,开发区、高新区、滨海新区都要新建专业上海特色产业园区,其他区镇要有上海产业集聚区。三是创新招商思路。要针对上海非核心功能疏解,围绕“4+4+N”产业,重点瞄准上海青浦、松江、嘉定、漕河、张江等区域,地毯式排查转移企业目录,筛选出适合我县的优质企业,深度挖掘项目信息,开展精准化招商。要注重龙头企业招引,发挥大企业的引领和带动效应,形成“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互动互荣的良性发展格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海安籍在沪能人的作用,创新招商工作方法,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立足招大引强,坚持招引与主导产业契合度高、配套力强的企业,重视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项目,力求取得新突破。四是完善产业配套。要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加大投入,着力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夯实基础设施支撑,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打造承载上海产业转移的最优平台,切实增强对上海高端产业项目的吸引力。要学习上海、依托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全面梳理近年来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2. 加快科技创新,加速企业转型升级。依托现有创新平台,积极对接上海科研院校。在巩固生产制造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研发和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打造科技孵化基地。充分发挥“江苏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效应,推动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资源在海安布局。围绕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持续开展“创新创业在海安”主题活动,加强与上海知名科技园区合作,确立“研发在上海,中试、孵化和生产在海安”的产业链对接思路,建成上海科创中心产业化基地。围绕“4+4+N”产业,不断挖掘和创造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由“制造”向“智造”发展。二是引领企业自主研发。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深入开展“县级机关服务企业科技行”活动,引导企业与上海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产品创新和设计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鼓励海安龙头企业在上海设立企业研究院,大力鼓励企业直接购买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贡献率。通过品牌战略带动板块经济发展。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紧盯上海,拓宽引进渠道、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引进高层次人才。聘请上海高层人士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海安对接服务上海专家智库。邀请上海知名专家学者来海作专题辅导培训,为我县进一步科学有效地推进对接服务上海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协调上海相关行政部门及园区,实现上海与海安的干部挂职互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接受上海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3.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质品牌农产品,创建上海的“休闲农业后花园”。一是打造上海蔬菜水果生产供应基地。加快优质稻米、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现代蚕业、蔬菜园艺五大传统产业和食用菌产业、花卉苗木产业、特色水果三大新兴产业进入“上海滩”,建设上海市民认可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海安“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鱼池子”的供给能力。二是拓宽农产品市场供应渠道。积极抢占大型储备加工企业、重点市场和连锁超市市场,推进农产品销售网络与上海社区接轨,积极发挥电商平台优势,发展生鲜农产品“进社区、进学校、进超市、进家庭”的直销配套服务模式,设立上海直销店、专卖店、办事处等。加强对上海市民消费需求的研究,结合旅游,建立专门提供上海人来海购买农产品的农贸市场。三是不断提升海安农业品牌。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合作交流活动,邀请上海知名的蔬菜集团、重点市场、大型超市来海进行实地考察,树立“品牌制胜”理念,精心组织“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展销会,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公共品牌,创立更多的特色品牌“之乡”,不断叫响海安农产品在上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承接上海涉农产业转移,招引一批高端农业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县内重大休闲农业项目进行提档升级。
4.以休闲旅游业为重点,进一步实现与上海休闲度假需求对接。一是加快旅游景区建设。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推动中洋河豚旅游风情小镇规划建设。按照国家4A级景区和全国中医药旅游示范点的要求推进乐百年健康旅游小镇建设。青墩文化旅游项目在建设好博物馆的基础上,完善旅游规划,招引社会资本投入。着眼长远规划,兴起旅游招商热潮,加大招引上海资本投资海安旅游项目力度。二是打造上海异地休闲养老基地。充分发挥海安宜居的生态、人文、乡村环境,打造集医疗、旅游、养生、休闲为一体的区域性健康旅游目的地,形成“医养融合”的海安特色,吸引上海市民前来海安休闲、养老。招引优质医疗资本到海安开办康复疗养和老年护理为主的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利用特色种植、养殖业资源,发展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体验采摘垂钓等农事活动为主的农园观光、农业科普推广展示、农事体验休闲活动。三是强化旅游营销。着重强化与上海各大旅行社或旅游联盟合作,合理编排线路,推出长途串线游、短途自驾游、假日休闲游等精品特色旅游产品。积极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合作,开通上海——海安旅游直通车,吸引更多客源。常态化在上海举办规模大、规格高的旅游推介活动,进一步提炼海安城市形象宣传语,打造独特的旅游标识。
5.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加快物流载体平台建设,现代物流业全面接轨上海。充分放大区位优势,打造一流的道口物流园区。一是加快物流园区载体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内铁路门户型城市、保税物流、期货交割库群、多式联运等功能平台。加快铁路货场改扩建工程,快速启动集装箱铁路货运线和怕湿怕淋货物铁路货运线,与上海铁路局共建海安物流基地。加强与南通海关、综合保税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的沟通对接,努力将海安建设成设施完善、通达能力突出、通关服务便捷、经济腹地广阔的长三角北翼重要的铁路内陆港。加快二类水运口岸凤山港务码提档升级,加强与上海港的业务合作,加快建成服务上海外高桥、洋山港的苏中区域最大的内陆一级港。二是物流产业的深度融合对接。进一步放大“枢纽海安、物流天下”品牌,加快物流优势与产业优势的转换,以海安商贸物流园为载体,加强与上海外高桥、深水港、浦东空港、西北综合和西南综合等5大物流园区深入对接,建成上海都市区冷链物流基地、中亚欧洲进出口集散地,实现国内外物资在海安中转集散,形成区域性有色金属、纺织原料、家具、农产品转集散中心,促进产业与物流深入融合发展。加强海安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有效对接,打通有色金属流通环节“最后一公里”,加快招引有色金属贸易企业来海开展现货业务。三是对接招引上海自贸区进出口贸易企业。依托新获批的保税物流中心,结合海安实际,制定一批承接自贸区政策的制度,先行试点,再推广。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寻求制度福利,争取特殊功能区的转型升级、争取创新开放新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