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社区文化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议
提案者:史建军
提案内容:
社区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工作。目前我国的社区文化存在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队伍建设薄弱、活动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建议:一是社区应重点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应及时解决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和待遇问题,向社会招聘高素质人才充实队伍;在业余队伍建设方面,要积极联系社区辖区内的舞蹈、演唱、书画等方面的专业文化人士,聘请他们加入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以这些社区内文化工作积极分子为核心,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二是相关政府部门应建立起社区文化人才共享机制,同时在活动资金、活动场所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通过专业文化人才与社区居民的互动,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的品味和档次,多出群众喜欢的文艺精品力作,从而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主办单位:文广新局
提案答复:
搞好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有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同时具有一技之长并热心于社区文化的骨干队伍。目前,我县的社区文化管理专职干部、骨干力量普遍较为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针对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配齐社区文化人才队伍。针对我县社区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创新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以推进村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逐步设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由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每个社区设立不少于1个宣传文化公益岗位。
二、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高度重视社区文化人才培养,正常开展专业培训、采风创作、作品展示、专题研讨等活动,为社区文化人才发挥才干提供必要条件和平台。同时,积极争取将我县素质优良、发展潜力大的社区文化骨干纳入省、市、县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加快社区文化人才成长步伐。
三、用好用活社会文化人才。大力扶持社区民间文艺社团、演出团队和业余文化队伍,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遗传承人,在项目申请、作品评奖、荣誉申报等方面做到同等对待。定期充实更新社区社会文化人才库,完善联系服务制度,为他们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四、发展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完善社区文化志愿者注册登记系统和社区文化志愿者数据库,健全文化志愿者选拔招募、服务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积极联系社区专业文艺骨干,聘请他们加入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为他们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培养社区文艺新人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场所保障。鼓励居住在社区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五老”文艺爱好者参与社区文化阵地管理,充当社区文化宣传员、参议员等角色。每年评选一批优秀社区文化志愿者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重视解决农民稻田寄麦、麦田寄稻等寄种现象蔓延问题的建议
提案人:王启涛
提案内容:
当前,我县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直接在麦田播撒水稻种和直接在稻田播撒麦种等寄种现象。这种直接稻田寄麦或麦田寄稻的做法,不仅会严重影响麦苗、稻苗田间生长发育所需的合理生态空间,导致产量下降、品质下降,而且也会增加稻麦生长后期田间管理措施的难度。为此,建议:一、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二、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推广科学种田技术;三、加大农业机械化工作力度,推广机械播种;四、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发展规模经营。引导没有直接从事农业劳动力的家庭流转土地。
主办单位:农委 协办单位:农办 农机局
提案答复:
近年来,我县围绕稻麦周年高产,大力加强控减直播稻、稻套麦等粗放种植方式,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在认真组织调查增进共识的基础上,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控制直播稻盲目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县作栽站在关键农时通过电视台游动字幕反复进行宣传,宣讲直播稻的危害,控减直播稻。同时各镇农业服务中心也结合各类农业技术培训,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广播会、现场会进行培训,广泛宣传直播稻的危害,为全面控减直播稻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巧借项目、典型引路。以实施稻麦高产高效创建、水稻商品化集中项目为契机,全县培育水稻育秧大户,通过县级集中培训,进行育秧物资补助发放,建设高标准商品化集中育供秧现场,大力宣传造势,示范引导农户减少直播稻种植。
三、蹲点包干,培训指导。县农委组织相关部门,组成控减直播稻讲师团,进村入户进行培训指导,组织县镇农技人员分片包干,深入重点区域蹲点,督促落实足够秧田面积,全力推广机插秧,帮助直播农户解决育秧技术问题及插秧机械问题,敦促相关农户及早进行秧池培肥,适期落谷,培育壮秧。
四、加强技术研究,完善配套技术。加强直播稻、稻套麦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提高技术指导能力,化解生产矛盾。
五、加强考核、严格督查。县农委对区镇农业部门进行有关考核,同时也要求区镇对村进行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把控减直播稻工作做细、做实。
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中央、省级财政每年均下达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补贴资金约占同类机具平均价格的30%。2016年,全县农民购置50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171台,享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80余万元。同时县财政安排了200万元用于全县新增秸秆还田机械作业补助。
七、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思路。前期土地流转出现盲目求大的现象,不少农场主没有过硬的粮食生产技能和实践经验,流转面积过大,管理不规范,对自然灾害预期不足等原因,加上以前流转土地租金基本维持在1000元左右/亩,运营成本高,部分种粮大户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甚至弃田不种的现象。相关职能部门也正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引导种粮大户深入调查分析,找出合理的流转规模和运营模式,降低各方面的运营成本来提高收益,从而提高流转土地,解决农村土地抛荒的问题。
关于进一步提升海安城市特色的建议
提案者:王清
提案内容:
近几年,海安城市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生工程一个接一个的实现,让海安市民享受到了惠民工程带来的切实利益。新城镇建设立见成效的同时,个人觉得还有一些方面需要突破:一是缺乏浓厚的商业氛围,至今海安仍缺少象样的大型商场或城市综合体;二是道路交通及安全问题日趋严重,道路越造越宽,道路分道围档设施也已与大城市接轨,但非机动车闯入机动车道造成重大事故频频发生,机动车在道口及人行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民生工程上缺少突破,城区道路网正在向“环网相连、节点畅通、高效便捷”的建设规划方向发展,但公共交通运营工具及方法仍与国内外先进城市有差距,仍处于跟随落后模式。为此,建议:一要重点引进并加快特色商业建设,应在城市综合体等模式上进行探讨与研究;二要加强道路交通及安全问题,“硬件”提升的同时要加强“软件”配置,化解当前日趋严重的交通矛盾,同时加强宣传,使礼让之风在广大市民中形成共识;三要提升民生工程建设空间,有必要参考先进交通出行理念,发展新兴的适合我县的交通运营工具或方式。
主办单位:住建局 协办单位:城管局 公安局
提案答复:
关于特色商业建设问题。海安主城区特色商业相对来说是少了的,目前也仅仅是文峰大世界独树一帜,正如提案中所说的,海安是缺少大型的商场和城市综合体。为了解决商业单调、单一这一问题,打造集超市、商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场,我县在原通海大市场区域建设了中商购物广场,引进了欧尚超市,中商购物广场的建设已近尾声,不久将会呈现在海安人民面前,满足海安人民消费需求。在今后的商业规划建设中,我们将进一步注重结合实际,规划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商业中心。
关于道路交通及安全问题。发动和组织民警、文明交通志愿者走进企事业单位、校园、村居、社团宣讲交通安全知识,传播文明交通理念。依托村组、厂区、公园等载体,在全县建成72处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定期更换交通安全宣传展板和资料。在相关部门、区镇的支持下,建成胡集人民广场、东洲公园交通主题公园及新生街道交通安全体验馆,让群众在游玩休闲之际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文明交通素质;精心编排交通安全宣传小品《代价》,让群众在欢歌笑语中感悟文明交通行为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改变群众的交通出行习惯。精心打造海安电台88.8交通生活、周三“行家说交通”等栏目,在海安日报警方专刊增设交警专版,春运期间与海安电视台紧密协作,插播交通安全公益视频,循环播报游动交通宣传字幕,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探索“互联网+交通安全宣传”模式,依托海安公安微警务平台,打造海安交警微信公众号,并借力海安发布、海安新媒体、海安零距离等网络媒介,积极宣传交警工作和交通管理具体举措,及时曝光典型违法和交通事故危害,积极引导创建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关于民生工程提升问题。我县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始于2014年初,当时南通市区,启东市城区相关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如皋市城区正在建设中。我县经过多方调研论证,按照县政府“小范围、少投入、先行试点”的要求,经公开招标,于2015年元月1日系统正式投入运行。通过两年多的运行数据看,无论办卡比率(1:15)还是车辆使用平均周转率(4.5次/日·辆)均处于较高水平。目前二期建设正在协调运作中,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增加布点密度,方便市民使用。
策应“一带一路”战略 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提案者:赵爱玲
提案内容: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海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转型升级的新任务和创新要素跨国流动、创新资源全球配置的新趋势,海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需要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此,建议:
一是更大力度引进来。积极策应南通市确立的“3+3+N”的产业发展新体系。
二是更高水平走出去。加大对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对外投资、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路,采取并购、合资、参股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更好地嫁接全球创新资源。
三是更实举措聚人才。深入实施“海纳英才”计划、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主办单位:科技局 协办单位:组织部
提案答复:
根据提案中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制定总体规划。中央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规划出台后,我县及时部署,围绕机器人、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全面加大对海外高端人才、高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品牌、高端管理的引进力度。
二、建立协调机制。建立“一带一路”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明确各地各部门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强化目标管理,加大督查力度。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交流,参与构建南通“一带一路”地方外侨办联动合作机制以及“一带一路”海外侨商会联动合作机制,强化内外联动、统筹发展。
三、加强平台建设。促进开发区、高新区向创新提升功能、推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转变,进一步增强滨海新区新兴产业项目承载能力,加快培育壮大镇级特色产业园区,形成适应特色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的便捷、畅通的物流网络。
四、依靠政策推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保险融资、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业务。积极争取国家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省级商务发展资金等各级扶持资金。积极探索以境外股权、资产等抵押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
五、强化公共服务。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国内外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研究,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可靠的国内外政策、市场需求、投资环境、法律法规等信息。强化资产评估、法律、人才培养等服务支撑,构建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涉外中介组织体系。
六、重视培训人才。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的研究,寻找与我县产业发展的契合点,有针对性地选聘一批懂经济、会外语、有人脉的人员作为对外招商的中坚力量。加强与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培育和储备一批懂得国际化经营、知晓国际经贸惯例、精通投资国别语言和投资国别政策的复合型人才。
七、加强风险防范。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利用多种形式,帮助“走出去”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建立建筑企业境外风险管理机制,健全内部风险防控机制,防范境外经营风险。动员大型保险公司、相关企业及机构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形成境外发展风险基金或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投资等支持,减少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
八、优化发展环境。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解忧排难,形成搞热经济的氛围。重点惩处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的行为,惩处与民争利的行为,惩处不遵守市场规则的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拓展公共服务渠道;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关于加快发展海安家具产业的建议
提案者:陈旭明
提案内容:
海安家具集群刚刚走完六年过程,现在已有200多个家具企业在海安签约落户。目前,我国供应侧结构性政策正在深化,家具产业优胜劣汰,梯度转移正在加速,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海安家具产业如何继续发展,值得深思,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要进一步统一对发展家具产业的理念,完善家具产业健康发展的促进机制和激励政策,在发展中统一思想,在统一认识中更快发展。二要扣住海安家具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干好这五年。县相关主管部门要分解指标,落实措施,加强监控,逐年考核,争取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三要坚持“工业推动商业,商业促进工业”的双轮驱动战略。海安家具产业成功在于先招工业,再办商业,工厂是市场的源泉,市场是工厂的出路。这是一条成功之路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四要发挥政府、企业两个积极性,联手打造“家具之乡”。一个产业的形成,必须有超常规的政府支持力度,必须要有企业自觉的主观能动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解决家具企业在发展中的困难,要有创新、有突破、有办法,有实效。
主办单位:发改委 协办单位:招商局 滨海新区
提案答复:
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家具产业发展的支持和培育力度,通过对区域发展优势的科学研判和对行业的深入调研,将家具产业确定为我县全力培育六大产业链条之一,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了集“产、供、贸”于一体的东部家具产业基地,先后落户200多家品牌家具制造企业和300多家展销贸易企业,初步形成了“研发有机构、生产有基地、物流有平台、消费有市场、服务有配套”的链式发展态势。
一、政府引导产业发展。专门设立了家具全产业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明确县水利局为家具产业的牵头培育部门。县四套班子负责人每两月召开一次由责任部门、区镇参加的“枢纽·物流·产业”三大优势暨全产业链培育工作推进会,对照年初工作目标及时点要求,由部门、区镇汇报当前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及下阶段工作计划,县领导对各项工作进行点评和部署,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加快重点载体打造。县委、县政府规划20平方公里的家具产业基地,打造以产城一体化、全产业集群、人文体验城为核心的全球家居产业新城,建设中国家具产业发展的“升级版”。“买家具到海安”逐渐叫响省内外,东部家具已经成为我县产业的一个优质品牌,2016年被南通市认定为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从2016年起,每年举办一次东部家具博览会,不断提升东部家具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加大项目企业招引。“十二五”以来,一批体量大、业态优、带动力强的优质家具制造、展销、运输等产业项目先后落户运营,家具博览中心1号馆、原辅材料市场以及配套的物流园区建成运营,精品馆内外饰装修,2号馆、板材市场开工建设,总的在建、已建商业面积达60多万平方米,落户各类家具生产、加工企业200多家,展销贸易企业300多家,已经基本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四、加速配套功能完善。家具作为大宗商品,其原辅材料、成品根据其特点和要求可以灵活选择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并经过海安发往全国乃至中欧、中亚地区。我县正在积极申报胶合板、纤维板期货交割库,建设木材仓储物流中心,这些功能性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降低我县家具企业采购原材料的门槛和价格,培育企业不断做强。
五、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为加快培育家具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开拓境内外市场、不断叫响“东部家具品牌”,经过考察调研和多方论证,2016年我县出台了《关于推动服务业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指出对承办“海安东部国际家具博览会”等会展,按其展位规模给予补贴,外籍客商给予全额住宿餐饮费用补贴。县发改委积极支持基地项目建设,指导企业申报上级各类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先后争取上级资金扶持300万元。
六、强化考核引导作用。从2014年起,我县即将“家具行业”年度相关重点工作列入对区镇的“现代服务业杯竞赛办法”中的“十大集散中心”考核,明确各项任务的考核任务要求及时点要求,同时将东部家具在建、拟建项目季度形象进度列入考核,进一步明确开发区在培育基地做大做强的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时有序保质高效推进。
|